“阿菁。”
看到她面色红润,声音也有力气,镜桐才放下心。
刚要上前又被她喊住,“远些,远些。
这病真是霸道,我足足喝了十天的药,本以为挨到你回来就能出门,没想到还是咳。
你过几日要做寿星,我可不能当这个罪人。”
镜桐不以为意,一屁股坐在她床前的绣墩上,两人隔着一臂距离相视一笑。
她把怀里的银票散成把纸扇子摇了摇,
“你叫人描的样子呢?拿出来看看,多少都不是事,有人兜底,说来我还是沾了你的光。”
蕴宁被她打趣得红了脸,一激动捂着嘴咳了几下,等缓过劲儿来,便喊丫鬟去拿图纸,又央她讲些寺庙里的趣事。
镜桐挑得眼花缭乱,随意点了几样,漫不经心道,“佛门重地,哪来的什么趣?倒是无聊得紧,连芝麻大的破事都够嚼一下午的嘴。
好在有水秋,不用和她们凑成一堆。”
蕴宁的笑意一顿,把手缩回被子里,“水秋也在?”
她问完就后悔了。
水秋是大将军府的姑娘,哪怕亲娘死得早,也是族谱上写了名的嫡长女,只是她性子软人也不出挑,总是被忽略出身。
若真比较起来,孙家还要低一头。
“你何必在意?”
镜桐把图纸和银票递给丫鬟,“折柳喜欢的是你,要娶的人也是你。
水秋从未愈矩,她与折柳一年还说不上一句话,你还怕十几年的情谊被比下去?”
“她人不错,又与我一处长大。
大不了等你嫁进来,我叫她不要再上门,免得新嫂嫂看见不痛快……”
她语气俏皮,逗得蕴宁转忧为喜,一直话到中午,留了顿午饭才惜别。
镜桐离开孙府后跑了一趟东街铺子,选几样名贵饰物,点一匹色泽鲜亮的好料子让人裁制成衣,一并送去大将军府,点明道姓是给大姑娘盛水秋。
她那个后娘心窄得像鸡肠,水秋是个锯嘴葫芦,受了委屈只会往肚子里咽。
她忘不了水秋那天的模样,既难堪又卑微,被戳中了心事无地自容。
她也理解不了蕴宁的斤斤计较。
情爱此时于她而言,不过是隐匿在重云后的明月,是深藏在苞心里的花蕊。
尚欠一剪春风,吹亮一轮夜色,吹醒一树暗香。
——
好久没写古言了试试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