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章 (第1/3页)
摆脱尬聊:社交高手必修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考到了,却不给我钱,说用来交学费,我可以告家长吗?」
题主的父母向题主承诺,只要考上985大学,就奖励一万块钱,随意题主支配。收到承诺的题主开始努力学习,并开心地规划拿到一万块之后做些什么:想买一个打游戏更流畅的手机,想吃喝玩乐,同时也想买点理财……
高考结束,题主确实考上了985,但这时候父母转变了态度:他们认为,题主平时就喜欢乱花钱(题主不认为自己乱花钱),因此,虽然一万块照常给,但不会一次性交给题主随意支配,而是以学费的方式提供。
愤怒的题主认为:父母伤害了自己的信任,想要不花一分钱,白得一个优秀的儿子。要么就别给,给了就说到做到让自己用。
于是上网提问:自己是不是可以起诉家长,拿回自己该有的一万块钱?
这件事在网上发布后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的观点分大致为了两个种类:
「孩子有错」:小孩解决问题的方式居然就是撒泼打滚,甚至谩骂父母,这孩子不知道感恩。
「父母有错」:曾子杀猪古已有之,圣人尚且知道,对孩子应该说到做到、言传身教,言而无信的父母,自然会养出冷酷无情的孩子。
两个观点有错么?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有道理。
但这两个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情理上没有问题,但在现实操作中,缺乏可实操的参考方案。
咱们站在「沟通方法」的角度重新复盘一下:
孩子的诉求:希望父母如愿交给自己一万块,并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支配。
父母的诉求:不介意给孩子钱,但害怕孩子养成糟糕的消费习惯。
这么一整理的话会发现:其实,「该不该给孩子一万块钱」并不是双方争论的核心矛盾。会让双方产生分歧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如何支配大额金钱」,也就是消费观的塑造。
诚然,父母选择违背约定,是一件伤害孩子信任的错误决定。
但是客观地说:作为小孩,就算拿到了父母赠与的金钱,真的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挥霍,仅仅是因为父母答应了「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更深入一点想:只要是自己的东西,就可以随意支配,而且其他人不得提出反对意见,这是健康的、对自己的成长由利的消费观么?
很显然不是。
父母拥有「言出必行」的责任,同时,也有:「监督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