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编造一部大炎的《天工全书》,这非一时之功,需要许多人一起帮我修书。”
宁婉音不急不缓道:
“此事,我打算用数十年去做。
书院每年招生一次,不限身份,皆可报名。”
修书,是宁婉音表面上的目的,也是最佳理由。
历代帝王皇后常编书,教化万民。
所以,宁婉音以修书为名,创办书院,不会引起什么反对。
而一旦这些女子考入书院……
对于那些家族来说,太后编造的书册若能流传下来,辅助修书的女子都是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而且这是太后门生啊!
和太后混上脸熟,家族不也有更多机会吗?
很多人把女儿送入后宫,就是为了讨好当权者。
这书院大考,也算得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选秀”
了。
以编书为名,她们走到她的面前,能容易一些。
“这个好!
我能不能参与?我也想尽一份力!”
魏莹雅兴致冲冲。
唐妙菱一脸迷茫没太听懂,但表妹做什么,她都跟随:“我也想出力,表妹你看看我能做什么。”
宁婉音浅笑点头,“书院草创,要办的事很多,正需要你们帮忙。”
“好耶好耶!”
景和十五年,太后创办京城女子学院。
据闻,太后有意修一部囊括天文地理算数农事等诸多科目的《天工全书》,女子入学以后,主要帮太后整理书籍。
一时间,不少世家送闺秀参加书院考核,想在太后面前混个脸熟。
各地的女学书院,也因此兴起。
利益,才是推动这一切主动发展的根源。
民间百姓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下,也想办法将女儿送去女学书院。
毕竟科举考中太难了!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