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狮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后,恭请成都王入京,“辅政”。
成都王谦逊一番之后,旗帜招展,兵甲耀目,浩浩荡荡,鼓吹入京。
天子诏:以成都王颖为丞相,加东海王越守尚书令。
接着,守尚书令上表,以为,目下的皇太子为贾郭所立,没啥合法性,“不厌众心”,很应该“知所进退,以避贤路。”
太子覃还是个吃奶的小娃娃,自己当然不晓得啥“知所进退,以避贤路”,但自然有人以他的口吻上书,说自己又蠢又笨又没啥优秀的道德品质,实在不堪“缵承统绪”,请准许我辞去皇太子,回去做清河王世子,谢谢。
天子诏:准奏。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这条“贤路”,是专给成都王走的——这是在为成都王做皇太弟铺路呢!
至此,大伙儿都松一口气:
彼此接上了榫头,这个日子,终于可以像以前那般过下去了吧?
然而,接下来,成都王之所作所为,大出洛阳诸公的意料。
石超将兵入宫,将殿中人的中高层军官,统统抓了起来;然后,一声令下,几十颗脑袋,齐齐落地。
罪名很含糊,“欲谋不轨”。
这太出人意料了!
殿中诸将废长沙王,成都王因得入洛阳,时人——包括殿中诸将自己,皆以为:殿中人在成都王那儿,算是“有功之臣”呢!
杀殿中诸将,始作俑者,卢志也。
卢志进言成都王:
殿中人是一支独立于各派之外的势力,多次参与废立,加以时日,必然尾大不掉,必须彻底整肃——殿中人,必须都换成自己人!
不过,卢志倒没说要把殿中人的头头脑脑都杀掉——“整肃”的如此彻底,是出于孟玖的建议。
事实上,这还不算如何“彻底”,接下来,还有更“彻底”的。
殿中人倒了大霉,宿卫诸军皆幸灾乐祸——谁叫你们害我长沙王?报应啊!
万万没想到,接下来,“报应”到自己头上了。
天子诏:仗已经打完了,今后,永享太平,那个,马放南山,刀枪入库,“韬戢干戈”,洛阳城内、城外,一切诸军,统统取消编制,就地复员转业。
“一起诸军”,瞠目结舌。
当然,“一切诸军”,不包括成都军。
自赵王篡代,一仗又一仗打下来,“一切诸军”,其实也没剩多少人,拢在一起,不过一万几千,又没了长沙王,蛇无头不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