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当"哥儿们"有一天当上了警察,原来的哥儿们,就不再好做哥儿们了〗 (第2/5页)
刘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剥了你的皮!"小马和小崔都不吭气。最后一块砖终于松动了,就在第六天深夜,大家都熟睡的时候,两个人钻出去,溜下了水管。
只是才碰地面,就被埋伏好的狱警抓个正着。两个人罪加一等。小毕和小牛则获得了嘉奖。
***
〖想一想〗
这个世界上,很难说有永久的朋友和永久的敌人。
当原先的"互利"变成"互害",在利益上有了冲突,则原来的朋友可以变成敌人。
当原来的"敌对",变成"对话",在利益上可以结合,则原先的敌人可以成为朋友。
此外,当一个人的立场改变,也会造成变化。譬如一群从小混帮派的"哥儿们",当其中有人进入警校,成为警察之后,跟原先的"哥儿们"的关系,可能即刻成为对立。
连在学校里,许多老师或同学都会故意把那最顽皮的学生选为"风纪股长".也就这么妙,从当上风纪股长,那顽皮学生可能立刻就不顽皮了。非但不顽皮,而且会去纠察原来跟他一起捣蛋的同学。
政府的官员何尝不是如此。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什么和尚撞什么钟。他可能前一天是民意代表,专找某单位的麻烦。后一天,他成了那个单位的主管,却不得不为那个单位辩护。
了解这一点,你在批评任何人之前,都应该想想,是他这个"人"与你对立,还是因为他今天的职位和立场,使他不得不与你对立。进一步想,如果有一天,他卸下这个工作,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
这就是所谓"对事不对人"!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良知,每个人也都有眼睛会看,有耳朵会听。一个人似乎没了良知,也似乎不看不听,很可能不是"他"的原因,而是因为他处的"位置".
正因此,战争结束,我们惩罚的是后面的领导者,而不是在前面杀人的士兵。
***
你也要知道,在政治的竞逐当中,常为了取胜而用"二分法",使敌我变得更分明也更对立。这是手段,而非实情。
譬如在国父孙中山革命的时候,喊出口号的第一条就是"驱除鞑虏",显然把"满人"列为头号敌人。但是革命一成功,就改口号为"五族共和".
"驱除鞑虏",是口号、是立场,是把敌人划清楚的二分法,而不因为"满族人"都是十恶不赦的坏坯子。
***
记住!在这世界上,每个人的立场都可能随时改变。连史怀哲这样伟大的医生,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