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过了好长时间,也
挖不出一滴水。
曹操心想,情况很严重,如在这里久留,会有更多的人无法坚持下去。他灵机一动,站到一个高处,大声说道:“有水啦!有水啦!”
将士们听说有水,全都从地上爬起来,兴高采烈地问道:“水在哪里?水在哪里?”
曹操指着前面说:“这条路我过去曾走过,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结的梅子又大又多,它那甘美的酸汁可以解渴,咱们快上那儿去吧!”
将士们一听说梅子及梅子的酸汁,就自然而然地想象起酸味,从而流出口水,顿时不觉得那么渴了。
曹操立即指挥队伍行进。经过一段时间,终于把队伍带出这个没有水的地方,来到有水源的地方。大家痛痛快快地喝足了水,精神焕发地继续行军。
望门投止
“门”,门户、人家;“投止”,投靠他人。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逃难或窘困中暂时求得栖身之地的急迫心情。
东汉时,山阳郡高平县有个名叫张俭的读书人,年轻时就很有才学,曾经被推荐去当官。但他对当时的刺史不满,借口有病不去。
公元一六五年,山阳郡太守翟超慕张俭的名,请他出任东部督邮,负责督察郡内属县的工作。张俭知道翟超为官清正,就去赴任了。
当时,中常侍侯览的老家,就在山阳郡防东。侯览权势极大,不但横行朝廷,而且称霸乡里,残害百姓,无恶不作。他先后夺占民宅三百多所,良田一百多顷;自己建造的住宅多达十六所,和宫廷的规模一样,还给自己建造了豪华的坟墓。
张俭对侯览残害百姓的行为非常愤慨,特地向桓帝上奏章告发,要求对他从严惩办。不料,张
俭的奏章还没有到皇帝手里,就被侯览扣了下来。从此,侯览对张俭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张俭有个同乡,名叫朱并。此人是恶棍,张俭曾经惩办过他,因此怀恨在心。后来朱并投靠侯览,并在侯览的指使下,诬告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结成党羽,企图造反。于是,朝廷下令逮捕所谓“党人”。
张俭得知这个消息,连夜逃走。侯览又用皇帝命令,向各郡县发出搜捕张俭的通令;凡敢窝藏张俭者,格杀勿论。张俭见官府到处捉拿自己,被迫向更远的地方逃亡。他看到人家便去投宿,求得暂时容身。
当时,人们恨透了为非作歹的宦官,并且知道张俭素来为官正直,名声很好,所以都甘冒风险收留他。一天,张俭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