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什么事是不能说出来的,就只能像《红楼梦》这样,真事隐去了。
这幅图也是没人能看懂其中的意思,我们结合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凹晶馆联诗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就能看出来其中的寓意了,到时我们再详细了解诗句中暗藏的含义。
副《觅句图》,记录了作者写书时绞尽脑汁,斟酌炼字的情景,书中黛玉出场时,作者对黛玉的眉和眼作描写时,就用了“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在这里还有其他的版本,脂批也说【甲戌侧批:奇目妙目,奇想妙想。】说明作者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是很费了一番功夫的。
我们看这幅图,是不是如同宝玉入太虚幻境时,所见到的场景。有警幻仙姑,有癞头和尚,有跛足道人等。
再看这幅图,为何叫癞头和尚,陈洪绶画的这两个正在写作的和尚头顶正如《红楼梦》中描写的一个是“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另一个是“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他们二人是不是陈洪绶亲眼见过的曹雪芹与脂砚斋,他们一个写作,另一个写脂批。
再看陈洪绶的《玉堂柱石》图,我们知道,书中的“玉”,即宝玉,代表的是大明王朝的末期,书中的贾府也是大明王朝。
在开篇的时候冷子兴介绍贾府的时候曾说过: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这幅图叫“玉堂柱石”,可是哪有一点柱石的样子,你看这柱石漏空消瘦,反倒是十分符合冷子兴说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关于这幅图与红楼梦的关系,续写后四十回的高鹗一定是知道的,他在续书里透露了极其重要的证据。
在第九十四回里,怡红院里枯死的海棠花突然起死回生,再次盛开,引得众人都来观看,贾政等人认为这是“花妖”作怪,是凶兆。
关于这个情节的隐射,后人并不能确定,大多认为这是预示着贾府的回光返照,李纨说此花是先来报信的,那就是“报信的”。
历史上自然是不会有死去的海棠花还能再开的,但是这里说的并不是真的有这样的事发生,而是指陈洪绶画了这样一幅画,那就是这幅《玉堂柱石图》。
这幅图里的花枝本是枯萎的,而枯枝上却开出了海棠花,《红楼梦》里写的正是这幅画,正是告诉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