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根植黄土(一) (第5/5页)
紫曦Yeung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绞水水桶桶里倒,哥哥的心事啊妹妹我知道。”两人见了面,更是火一团:“空中的鹞子河里的鱼,十七八的女娃娃对牙子的驴。”“蛤蟆口灶火烧干柴,越烧越旺分不开。”“树叶落在树根底,知心的朋友就是你。山湾里的石头河湾里的水,想回娘家撂不下你。”
陕北民歌像陕北人的性格一样明快、直爽,柔如春江水,劲似梁上风,乐时冲天笑,悲来动地哀。“打碗碗花儿就地开,有什么心思咱慢慢讲来”,多么细腻的感情;“揽工人儿难,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十一月里满,受的是牛马苦啊,吃的是猪狗饭”,多么有力的质问;“当官的胆小有钱的愁,穷光蛋不唱怕干球”,多么豁达的胸襟!
“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这就是信天游源远流长的精髓所在。在这个山连着山沟套着沟的黄土高原,民歌究竟有多少种唱法,谁也吃不准,谁也说不清。除了情歌、小调之外,还有很多歌和劳动紧密相连,扭秧歌老汉唱的秧歌腔,送神鬼巫神唱的祛病调,犁地时农人唱的回牛曲,工地上民工唱的号子音。一样样情似深秋高山淌流水,一首首韵如阳春田野飘白雪,听得不会唱歌的人也不由得跟着哼几声。
总之,陕北民歌信天游是世界上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民歌,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她曾和人民军队胜利号角一起,从陕北高原出发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随着新中国的影响,她已和五星红旗一起,漂洋过海,传遍七大洲、四大洋;随着华夏文明的振兴,她将和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一道,从现在走向将来!
唱不完、听不厌的信天游呀,永远回荡在家乡陕北的山沟沟、峁梁梁,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心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