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9/15页)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势而加以引导和推动(原文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诱使魏军上当,从而最后战胜他们。”于是,齐军采用了孙膑的计策,以逐日减灶的办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敌人,诱使庞涓只率领少数精锐部队追击。最后,在马陵道设下埋伏,全歼了魏国的追击部队,庞涓被迫自杀身亡。齐军乘胜前进,大破魏军,俘虏了魏国的太子申胜利而归。
后来,人们常用“因势利导”这个成语比喻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仰人鼻息
这句成语出自《后汉书·袁绍传》。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心怀异志。司隶校尉袁绍从渤海起兵,联合袁术、韩馥(读fù富)、孔伷(读zhòu宙)、王匡等,共讨董卓。众人订立盟约,共同推举袁绍担任盟主。冀州牧韩馥见人心归向袁绍,便暗存戒心,不肯听从袁绍的调动,还常常扣发军粮,因此结冤于袁绍。
公元191年,韩馥的部将麹(读qū驱)义叛韩,袁绍乘机支持麹义,同时联络北方的公孙瓒向韩馥进攻,企图占据冀州。接着,又派高干和荀谌等人劝说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韩馥一向生性懦怯,知道自己不是袁绍的对手,便准备听从高干、荀谌的意见。他手下的将士耿武、闵纯、沮授等听到了消息后,连忙前去劝阻,说:“冀州虽然不怎么样,但兵精粮足。而袁绍没有地盘,兵力也很少,凡事要依赖我们,就好象抱在手中的婴儿,只要不给他吃的,马上就会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让给他呢?”(原文是:“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欲以州与之?”)最后,韩馥没有听从耿武等人的劝告,终于把冀州的大印让给了袁绍。
后来,人们把“仰我鼻息”改变为“仰人鼻息”,比喻不能自主,必须依赖别人。
羽毛未丰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
战国时期,苏秦以合纵而出名。但是,最初他却是一个主张连横的人。他到秦国对秦惠王进行游说,希望秦惠王重用他,以便在秦国实行连横的政策。他说:“您的国家地理条件非常好,地形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秦国的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民富足,军队训练有素,将、兵能征善战。加之秦王您十分贤能,完全可以将其他各诸侯国吞并过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
可是,苏秦来的不是时候。在秦国的内部,当时新旧两派势力的斗争正在急遽变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