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1/15页)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无古人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自古以来没有人这样做过。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陈子昂,二十四岁中进士。他有才学,又有抱负,上书论政,受到武则天的赏识,任命他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典司图籍的官员),不久转为右拾遗(中书省谏官)。后来,他又曾一度从军。
武则天通天元年(公元六九六年),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北伐契丹。三十五岁的陈子昂第二次从军,担任随军参谋,帮助出谋划策。武攸宜没有什么谋略,前锋打了败仗。陈子昂几次向他献计,甚至自告奋勇,请求率领一支万人的军队为前锋出击。武攸宜不仅不允,而且把他降为军曹。
由于抱负不能实现,陈子昂悲愤填膺,惆怅不平。当时,军队驻在燕地,他登上古老的幽州台,不禁想起了古代燕昭王重用大将乐毅的历史往事。
乐毅的祖先是魏国人,后来居住在赵国。他从小爱好兵法,成人后在赵国当武将。因赵国发生内乱,到魏国去当官。公元前三○八年,魏王派他出使燕国。燕昭王见他很有才能,便请他留下。乐毅早就听说昭王礼贤下士,便决定留在燕国。后来乐毅率军击破齐国,先后攻下七十多城,立下赫赫战功。有人嫉忌他,在昭王面前攻击他有野心。昭王不听谗言,把搬弄是非的奸臣杀了,从而使乐毅更效忠于他。
陈子昂吊古伤今,不由得悲愤地唱出了《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后来,陈子昂被解职回乡,为一个县令所诬,投入监狱,忧愤而死。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师表,样,引申为鉴戒。不忘记以前的事,以后的事就好办了。表示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战国初,晋国的卿大夫(国王及诸侯分封的臣属,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知伯,在率领韩、赵、魏三卿灭掉晋卿中行氏之后。向韩、赵、魏三家索取疆土。韩、魏两家因害怕知伯,都给了他土地,但赵襄子不肯给予。于是,知伯又会合韩氏和魏氏的军队攻赵。
赵襄子采用大夫张孟谈的计谋,暗中与韩、魏两国联络,说如果赵国被攻灭,对他们是不利的。最后,韩、魏与赵的军队秘密联合起来,偷袭知伯的军队,把知伯活捉了。
在这场争斗中。张孟谈为赵国立下了大功。可是事成之后,他却向赵襄子提出辞呈,不再为赵襄子干下去了。
赵襄子觉得很奇怪。问张孟谈为什么要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