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与形式 (第2/2页)
吴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习性根深蒂固,蟠结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活动在每一个人的脑子里,即使是见面寒暄,也还是“今天天气好”那一套公式。对人无友不如己者,拣高处爬。对事见机而作,有钱落的就干,对己自然是恕道啰,有一千个理由,一千个古人的话可以辩解,自然问心无愧。把自己和自己这批人除开以后,自然更可以应用公式,把所有古圣先贤的话搬出来,一大堆道理教人应该如此,应该如彼。有关国家兴亡民族隆替的,更可以说得叫人感激流涕,忠义愤发。这些语言文字被他的门生故旧撰成志传记状以后,史书采录,自然编入名臣传或理学传,而名垂青史,成为一代完人了。
六百年来所养成的讲求文字与形式的精神,光绪帝的诏书和辛亥革命所给予的打击,只是摧毁了这精神的形式的形式而已。民国五年袁世凯死后,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在《吊袁世凯》一文中,感慨地说中国人的特性是专用文字来表现高超的政治见解,所实行的则正好和所说的相反。细读袁世凯的文告诏谕,假如不知他的为人和祸国殃民的经过的,一定会以为是不世出的贤臣圣主伟人。他之所以成功在此,失败亦在此。大隈的话固然中肯,但是犹去一间,因为袁氏之所以如此,正因为他是这时代的产物,他是这时代的宠儿,他因为如此,才能得光绪帝的信任,才成为西后的宠臣,因为如此,才能当内阁总理,当总统以至于皇帝。假如没有对外问题,他能得到外国援助的话,也许今天还是中华民国的皇帝。
民国以来的文字上形式上的成绩,也许会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即使是最先进最民主的国家。我们曾经有过多少套宪法约法,我们也有参照中西集其大成的最完美的民法刑法,我们读过无数通的纲领宣言,我们也有过多少个计划,三年或五年的,并且还有数目字和表格。然而,只是表现在文字上形式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