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也有两道题,第一题的体裁是“论”,这是必考题。还有一道选考题,考生自己在“诏”、“诰”、“表”这三种体裁里选一种。
第三天就只考“策”。
这种由考生自主选考题方向的制度,有点类似后世高考的文理分班,大家选择自己要考生物还是化学。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最顶尖的人才选拔制度,让所有出身寒门的学子,都有当官甚至掌握帝国大权的机会,而此时的欧洲,甚至还是世袭制。
朝廷虽然规定三场考试同样重要,最后成绩是综合来取的,但是从几十年前开始,由于考官们jīng力有限,重点只放在第一场。只要你的第一场考试足够惊采绝艳,那么后面就算发挥平平,兴许也能得个好名次。
明远楼上鼓声一响,意味着第一场考试正式开始。
赵肃紧张的心情在拿到试题的那一刻达到沸点。
由于试题密封,到手的时候也是事先封好了的,他与其他考生一样,撕开封口,摊平。
触眼所及,两张卷子上面端端正正写了两道题。
第一道题,君子不器。
第二道题,天行健,君子以自qiáng不息。
赵肃呼吸一滞,心跳慢了半拍。
第二道题是自选题,他选的是《易经》,所以出的也自然也是《易经》上的内容。
让他震惊的是第一道题。
那天赵榕神秘兮兮地从酒楼里花了二两银子买的所谓内幕消息,上面赫然就是君子不器。
虽然说明朝这一百多年来,出题的范围只能在这几本书里找,翻来翻去题都出烂了,可能够随随便便挑出一句话就猜中,这绝对不是巧合。
赵肃的手微微用力,几乎抓皱下面的纸。
那一瞬间,他想到了很多。
首先,赵榕随便能买到的考题,说明保密性不qiáng,很多人也都有了,这也是他当初嗤之以鼻的原因,可谁会料到,这种烂大街的所谓小道消息,竟然会是真的?
其次,为什么这次的两名主考官,高拱和陈以勤,好巧不巧,全是裕王府的人?
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联。
难道说高拱他们监守自盗,在外面兜售考题?
赵肃很快否定了这个猜测,先不说高拱他们的性情为人,就算要做,也不至于用这么笨的法子,一旦被发现,很容易就会被牵连。
那么,是谁泄露了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