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极。前后共杀了元家七百二十一人。
而多嘴的元韶,也被关入地牢,没有任何食物来源,饿得无法忍受,只能吞食自己的衣服,最后也被饿死。如果他知道自己的一句话,惹出如此大的祸端,想必打死他也不会再讲这样的话。
当时有一个县令叫元景安,也是宗室一员,被抓进了监牢。他对堂兄元景皓说:「我们不如改姓高吧,也许能逃过劫难。」元景皓断然拒绝说:「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就是说采用改姓的方法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大丈夫宁愿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能作为瓦片而保全下来。这就是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由来。元景安随后向高洋告密,元景皓最后被处死。
高洋杀人上瘾,为此宫中专门定制了一大批专业杀人工具。工具有了,但「货源」却成了问题,主要原因是高洋杀人频率过快,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杀下去,恐怕很快朝中大臣都要被杀光。宰相杨愔想了个办法,他从邺城监狱里拉出一批死刑犯人,置于高洋身边,供他想杀人时随时取用,称为「供御囚」,对这些囚犯而言,算是拿命赌博,如果运气好,三个月后没有被杀掉,就可以出狱回家。
这实在有些难为杨愔,身为当朝宰相,一方面要好生伺候高洋,把自己的性命先保住。另一方面还要想方设法稳住朝局,不能因高洋的胡闹而使社稷崩塌。
杨愔成了整个朝廷的「定海神针」,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很值得一说。
杨愔出身弘农杨氏,是标准的豪门大族,所以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六岁学史,十一岁便学习《诗》《易》,尤好《左氏春秋》。他成年后,「能清言,美音制,风神俊悟,容止可观。人士见之,莫不敬异」,时人都认为他将来前程远大。
建明元年(530年),杨愔的哥哥杨侃协助孝庄帝元子攸杀了权臣尔朱荣,结果引得尔朱兆起兵攻进洛阳,不但杀了皇帝元子攸,灭了杨家的族,还下令逮捕杨家在外地的所有的人,正在邯郸的杨愔被抓捕,杨愔对负责押送自己到京师的小官巩荣贵说:「我杨家世代忠良,忠于魏室,因国破家亡,才落到如此田地。今我为囚徒,无颜见先帝和祖宗,请给我一条麻绳,让我留个全尸,我终生不忘你的恩德。」巩荣贵被杨愔所言打动,于是和他一同逃走了。杨愔投奔了高欢,他自陈家难,言词哀切,以致痛哭流涕。高欢为之动容,当即任命他为行台郎中。
高欢很赏识他,很多征讨檄文都是杨愔写的,但很快又发生了变故,杨愔因堂兄杨幼卿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