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个月炼狱般的淞沪会战之后,日本人只得到了中国人斩钉截铁的三个字答复:
「不投降!」
如果一定要扩充一下,那就是五个字:
「坚决不投降!」<olstart="10"><li><li><ol>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淞沪会战都堪称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以及最惨烈的会战之一。
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中日双方在上海先后投入了总计100万兵力。蒋介石确实拿出了他能拿出的所有底牌,先后投入100多个师共70万精锐,最后自报伤亡30万(其中10万伤亡于撤退途中)。而日军也被迫前后投入8个师团、两个旅团以及多个联队,接近30万兵力,最终自报伤亡4万(有统计数据最终为7万)。
在淞沪战场这座血与肉的大熔炉里,日本人不得不认识了一个完全有别于他们之前认知的「支那」——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依旧是那个只要有几艘炮舰在大沽口露一下面就会投降谈判的国家。
而在世界各国眼中,中国人也因为在淞沪战场上的表现,改变了他们原先的认知。
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卡尔逊曾说过,淞沪战役足以证明两点:「第一,中国已下决心为她的独立而战,而且中国军队确有作战的能力;第二,日本的军队在日俄战争中,被世人视为可怕的军队,经中国一打,降到了第三等的地位。」
当然,日本和列强可能忽略的一点是,淞沪会战其实真正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
国民党政府一改「七七事变」之后的犹豫和彷徨,正式认定将和日本全面开战。这场战争不仅仅促成了地方军阀和国民党中央政府军站在一条战壕,更加快了当时中国两个政党的一致对外:淞沪会战开战后9天,蒋介石就宣布改编红军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0月2日,南方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
但是,淞沪会战同时也是一面镜子,让当时的我们,更清楚地审视了自己。
我们的祖辈一直口口相传的一句话是:「小日本如果敢来侵略中国,我们中国人一人一口唾沫就淹死他们了!」
但事实上,通过淞沪会战我们看到,当时日本作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对依旧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发起的侵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降维打击」——别说是「一人一口唾沫」,千千万万子弟兵抱着必死之心,拼上血肉之躯依旧无法阻挡侵略者的进攻。
在淞沪会战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