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不过花当时不知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宝玉这个花魂的死亡,黛玉这个鸟魂也是不知道的。双方是相隔开,不在同一时空的,所以葬花吟里,才有如此浓烈的离别之意。
这首诗后面有脂批说:
【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加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过玉兄后文再批。”噫嘻!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掷笔以待。】
当脂砚斋读到葬花吟的时候,举笔再四也不能加批。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到,加注批语也是有某种需要的,否则就完全可以不批。
此时却有客人在一边看着,并且说“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可见二人没有那么熟悉。
这个脂批,就表明宝玉的后文,是如何发展,他们也是不能确定的。
脂批很明确,说的是宝玉后文,再次确定了葬花吟的主角,就是宝玉,而这个来客口中的宝玉,非贾宝玉,乃是甄宝玉。
脂砚斋所在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贾宝玉所在的,是幻境。这二人,也是如葬花人与花魂鸟魂一样,不在同一个空间。
真假宝玉不在同一空间,所以二人相见,只能通过梦境,这个梦犹如照镜子一样,双方都看到了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宝玉。
因此贾宝玉虽然假,但是事情却是现实世界的写照。
诗中受风刀霜剑摧残的花都是指向宝玉,而非黛玉。
因为在当时,黛玉的结局已定,不必等待黛玉的后文,相反的是宝玉之后文,会有哪些文章,作者们也不能确定。
因此掷笔以待,这等待的,就是历史的发展走向。
不懂葬花的真实内情,如果觉得葬花太过矫情,太酸,为何不去做些实事!
这还是一个入世的心态,就是既然世界不好,我们就要参与进去改变她,让她变好。
这里我们要明白的是,作者们已经是入世失败,天下是满清的天下了,他们正是不愿屈服于现实,才选择了“避世”!
结合全文与历史来看,黛玉葬花吟这首诗,不是一种无病呻吟,而是作者亡国之后,对生命发出的悲悯之音。
纵然封建社会都有它残酷的方面,改朝换代都是历史现实,但是车轮滚滚之下,不是必须将前面的路人全部碾压至死的,完全可以更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