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们说曹雪芹是在10岁时,曹家被抄之后,搬家到北京成为一个落魄书生,因为感怀家族的衰败而写下了这部巨着,在40岁的时候不幸去世了,所以只有80回,没有完成此书。
还编故事说曹雪芹样样精通,又会作诗写词,又会建造园林,各种儒释道哲学样样都已参透,还是个神医,曾经给朋友治病那是药到病除!
但是这样一个神人居然在30岁写石头记时,开篇就说自己半世潦倒,一事无成。
所以庄子说这种行业的权威就是一种陷阱,罗网,会欺骗,困住普通大众,不了解的人容易被其迷惑,所以庄子说干脆毁灭它,这样大家就都能有自己的思想了。
原文里宝玉续毕,掷笔就寝。宝玉突然悟到这个道理,还有些得意,所以倒头就睡了。
后来宝玉因为劝和黛玉和湘云不成,把二人双双得罪,反被怼了一顿,回来看到自己续写的《庄子》,更觉得续的对了。
那么从反面故事来看,作者最终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呢?
前文我们认定宝玉代表国家,也是华夏文明,袭人是伺候他的宦官集团,也就是太监们。
麝月代表的是言官集团,此处林黛玉指明朝的皇帝,薛宝钗指清朝的皇帝。
我们看当时的情况,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领军直逼京城,在这个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国家已经没有了主心骨。
崇祯皇帝唯一信赖的,就是身边的太监们了,只是到了崇祯末年,一直依赖的太监们也不尽心了。
所以作者先写袭人也置气嗔怒不理宝玉。
宝玉无了主意,因见麝月进来,【庚辰双行夹批:偏麝月来,好文章!】便问道:“你姐姐怎么了?”【庚辰双行夹批:如见如闻。】麝月道:“我知道么?问你自己便明白了。”
这里写完袭人写麝月,她代表的是明朝的御史言官,他们在关键时刻也是坏事。当时,李自成攻陷大同,崇祯有南迁的念头,如果这一政策实施,崇祯朝廷还可以续命。
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激烈谏阻,坚决主张固守北京,导致这件事无法进行。这些言官官位不高,权利却大,可以出言反对一切政策,但是他们却不负责给出解决办法。
宝玉此处对麝月无奈,是作者对此的真实还原。
之后的二十二回宝玉是经过了史湘云,林黛玉,使性弄气,薛宝钗的生日之后,觉得自己续的对,就应该这样,这就是宝玉悟禅,只不过这次没能彻底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