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面是缺字,因为靖藏本石头记没有保存完好,所以缺损的部分后人只能靠猜了。
其实这一段话结合历史原型很好断句并解释清楚,可惜各路红学家居然把句子读通顺都做不到,还要把文字的顺序打乱重新排列组合,才能得到一个看似通顺的句子。
我们先把句子断好,再来解释,不需要把他的原文打乱顺序,也不能打乱。
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也)。
先说妙玉偏僻处,就是过洁世同嫌也,据前面破解的反面故事,妙玉出场是在大明北京沦陷,这时候是国家最危亡之际,妙玉因为个人的洁癖,还在追求洁与净,耽误了重大事件的进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通过判词曲子和一些细节知道妙玉隐射的是史可法和她背后的东林党之后,我们看一下他们这段时期的所做所为。
得知北京沦陷,崇祯自缢,三个皇子下落不明,此时明朝依然统治着淮河以南的大片领土。
由于南京的各部都是养老部门,都没有实权,只有南京兵部是有实权处理南京及周围各省军务,所以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就成了大明王朝的最高领导人。
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他应该做的就是尽快拥立一个新君,主持朝政,拯救危亡。
但是在立谁为新君的问题上,他却犯了难,因为当时按伦序,血缘最近几个人选是福王,璐王和桂王,桂王远在西南。正常就按“兄终弟及”的法理,璐王朱常淓是崇祯的堂叔,福王朱由崧就是最合适的人选,虽然他比朱由检年龄大。
然而史可法等人却认为朱由崧好色贪酒等原因,认为不可以立福王,还给出了不可以立福王的七条理由,史称“七不可立”。
实际上他背后的东林党是怕福王上台后找他们算旧账,而史可法却是真的有洁癖,希望立一个贤明的君主。
这是他第一个洁癖,导致贻误时机,江北四镇军阀乘机拥立福王,而福王因为论功行赏,回报与他们更大的权利。
东林党又因为想弥补反对拥立福王和排除四镇导致的不利局势,又让史可法去为四镇请封加官进爵,史可法左右为难之下又去为四镇请封。这就是妙玉欲洁却不得,终于还是身陷肮脏的朝堂党争之中。
妙玉最大的偏僻处还是在于对待刘姥姥的态度上,刘姥姥隐喻的是流寇,只要是当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