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战术与交战 (第7/19页)
若米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境会很危险。
第三种或第四种战斗队形,在向敌军中央突破时,比第一种和第二种有利得多,也比较符合一般战争原理。但是,在双方兵力相等的情况下,因抽调兵力加强其他各点而受到削弱的部分,如果还是采用平行战斗队形,就有可能失利。
第五种队形,最适合劣势军队用来攻击优势军队,因为这种战斗队形,有利于集中主力攻击敌人战线上的某一点。此外,这种战斗队形还有以下优点:被削弱的一翼,不仅可免受敌人攻击,还可牵制部分敌军,必要时,它也可作为预备队支援作战。腓特烈大帝的莱顿之战,就说明了这种战斗队形的优点。
第六种垂直的战斗队形,是用于指示战术突击方向的理论样式。一般而言,交战双方是不会处于彼此相垂直的位置的。因为如果甲军采取与乙军一翼或两翼垂直的进攻方向,那么乙军就会立刻改变部分战线的正面,反之亦然,即进攻方的一个师位于与敌人一翼垂直的地方,其余部队接近敌军正面,这样又回到了第五种和第十一种的斜形队形。
同时对两翼攻击是很有利的。不过,前提条件是,数量一定要占绝对优势。按照战争的基本原理,应该把较大的兵力集中于决定点上。一支处于劣势的军队,要攻击一支兵力集中之敌,还要从两点同时攻击,是有违基本原理的。
第七种战斗队形,自汉尼拔在戛纳用过后,就被很多人推崇。但我认为,这种队形只能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敌人向我军中心攻击,我军则往后撤,使其被我军两翼包围,这种队形才真正有利。如果交战开始就采用这种队形,敌人就可能进攻两翼,两翼就将遇到麻烦。所以,只有在敌军采用凸出的战斗队形时,使用中央凹入的队形才会有效。
这种中央凹入的队形,可使两翼不过分暴露地梯次前进,并可发扬火力集中的优势。但如果敌军不攻入凹形,而是在远处监视,并集中主力向我军一翼攻击,那么这种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中央凸出的战斗队形,一般用于,部队刚刚渡河,被迫放弃用两翼凭河掩护桥梁的情况,或是像在莱比锡那样,背河防御作战,以便再次渡河,并掩护部队行动的情况。另外,这种队形可用以对付敌军采用中央凹入的队形。如果敌军攻击我军凸出战斗队形的一端或者凸出部,那么采用中央凸出战斗队形的我军就将失败。1794年,法军在弗勒吕斯采取这种队形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因为,科布尔格亲王没有集中主力突击法军的两翼或中心。在埃斯灵之役,以及莱比锡会战中,法军都采取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