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细盐漫天飞 (第2/3页)
招财猫的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刚才北方大败北齐,斩敌十几万的主。
现在是皇帝的红人,宝贝儿子。
再说烟雨阁每一斤盐都足额交了赋税,赋税没少朝廷一分,没任何违规的问题,你怎么查人家。
就算有问题,谁敢说,不要命了。
无数的细盐涌入市场,这些盐商手里的盐全砸在手里。
他们还想再撑一段时间,可烟雨阁的盐就像是无穷无尽一般,在呢么都卖不完。
没办法,他们也只能跟着把手里的盐拿出来低价卖掉。
这次盐商可谓是亏大了。
这些便宜细盐涌入市场,不光在云州朗州。
甚至有人把盐都运到了江东,想把这盐在江东以高价出售。
这些人背后就是安陵大肆收购细盐的那些盐商。
他们想要回本只能把盐拉到江东产盐区以高价出售。
八爷是什么人,才卖一半就立马发现这种情况,于是开始彻查。
禁止销售这些细盐。
随着细盐在大周四处普及,不但价格低下来,还是品质非常好的细盐。
老百姓都很满意,再也没有闹情绪。
大周的盐荒终于过去了,八爷的计划也破产。
他的盐卖不出去了,只能低于市场价,以十文一斤的价格售卖。
他的盐品质没有安陵的细盐好,自然要低很多才有人购买。
但这让江东盐的价格低到历史最低。
江东的盐商盐户包括盐政司的税收都低到可怜。
若是老百姓穷,估计他的粗盐没有人会再买。
八爷早早的就派探子潜入云州和朗州调查,也是顺利得到了关于细盐的来路。
当安陵二字出现时,他就知道这背后又是十三弟搞的鬼。
但他再无力反击。
有谋臣建议把细盐给搞臭,让所有人唾弃这细盐。
但八爷却认为这么搞下三滥的手段也不一定搞得垮十三弟。
李安的盐成本很低,一斤盐的成本不到十文,而二十文是是朝廷的赋税,剩下的十几文则是工人和运输的利润。
他就没打算用盐来搜刮百姓,反而是给百姓的一种福利。
李安制盐贩盐的消息同样传到了皇帝耳朵。
这种事儿在大周可以说是上了头条新闻,无人不知。
皇帝也是下令进行表彰。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各地的盐政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