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6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眼熟啊。
对,当初的阿拉斯加凹凸谷战役就是这个模式,这次换成了乌拉尔山脉,而格里芬这边早已今非昔比,新式要塞的防御力堪称丧心病狂,而且不只是陆地,空中和太空中都有格里芬的作战单位,上次那种卫星将下作战,在这里再无实现的可能,还敢过来,在天上就给你打解体。
因为时间充裕,工程球和分机的数量足够,乌拉尔山脉在前沿部署了三条防线,后方放置了大量的火炮作战群,空军也在这场战斗中参与进来,双方正式开始争夺制空权和制天权。
什么,你问制电磁权。
那个完全不需要,格里芬也好,圣教军也好,都不使用传统的通讯手段,就是苦了可怜的欧联军,他们的通讯设备还是地球人类科技的标准,最先进也不过量子通讯,主要通讯手段还是无线电,这下子就成了战场上最受欺负的人。
因为每次战斗一开始,格里芬这边都会大量使用EMP炸弹干扰战场,反正源能网络无视这种跟自己都不是一个平面上的攻击,先给你全频道阻塞再说,欧联军直接沦落到了通讯基本靠喊的年代,不得不依托于圣教军的通讯员解决问题,这使得他们在部队调动上完全没有圣教军和格里芬的效率,经常出现没跟上两边的反应,然后莫名其妙闯进了危险地带被全歼的事情,到后来欧联军也是学聪明了,跟在圣教军的后面,免得两方突然打起来,自己这边因为消息滞后,变成两头受气的风箱老鼠。
进攻乌拉尔山脉的欧圣联军撞了个头破血流,在确定自己踢不碎这层钢板厚,果断选择了南下,然后在另一条防线上撞了个七荤八素。
格里芬可不是法兰西,不会礼貌到给敌人留个名叫比利时的通道绕过去,整个乌拉尔山脉防线只是个统称,它实际上分成三部分,北中南三条战线,形成了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依托的防御体系,并且每个体系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要塞,自带各种工厂,关起门来可以自产自销的封闭式防御体系,已经是格里芬所有大规模防御要塞的标配了,这种要塞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担心敌人的围城战,你围吧,就是围出个百年战争来我们也不怕。
显然欧圣联军这边是不可能按照百年战争的标准去准备围城战的,所以他们只能放弃在这个方向上的进攻,转而寻求其他方向上的突破。
但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当欧圣联军认为格里芬准备当铁皮王·八的时候,他们突然发动了猛攻,东欧战役爆发。
此时的乌拉尔山脉防线就像是长城的作用一样,进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