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论倭寇1 (第2/3页)
开飞机的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气,知道皇帝的性子,时不时的碰杯,开怀畅饮。
“老大人是走的运河吧。”
“是的,水路还算畅通,也平稳!就是有点慢。陶琰总督漕运,功不可没!”
“老大人如果觉得走海路的话,由天津卫入京。可行?”
杨一清这一刻的脑子清醒无比,思考着皇帝这话的意思,他这一路过来,每日研究的就是皇帝这一段时间来的一些变化。
突然的强势处理了几个反贼之后,没有商量就自己任命了几个尚书,其余时间就还是老样子,朝政一概不理。
宣召自己入京,应该是有安排,尚书位置都已经做了安排,自己唯一的去处不是入阁就还是去镇守三边。
这话的意思是想让我去治理倭患?可这一段没有听说有倭寇来侵扰的消息。
“回陛下,臣这一路回京,走走停停,耗时甚久。走海路其实是不错的一条路线,如果来往商贾百姓,分流一部分,对漕运的畅通是有很大的提升作用的。”
“但是海路一个有倭寇的威胁,另外一个就是海上的天气风云突变,祖制问题也是要考虑的。”
朱厚照听这话的意思,好像不怎么反对。
“老大人言之有理。倭寇是一个大问题,海上行船虽有风险,但紧靠海岸线行走的话,问题应该不大。”
“老大人,您想过没有,这些倭寇是哪里来的?”
朱厚照的问题,让杨一清眉头紧皱,认真思考起来。
他是管军队的,对这些事情并不陌生,倭寇只有极个别的是真倭,其余的人都是本朝一些没有田地的农民,游手好闲的无赖,在家乡犯了事的亡命之徒。
这些人都是刀口舔血的存在,啸聚一起,打家劫舍,抢完就跑。
久而久之就成了倭寇。
朱厚照没有等杨一清回答,直接嘲讽道:“倭寇,只有个别是倭人,另外的都是我朝的某子民。”
“让一些亡命之徒去当倭寇,烧杀抢掠。真正背后的就是那些发财的走私商人。”
“倭寇一直有,朝廷海禁就不会开,正好合适这些人在其中大行其道赚钱。这些朕不懂?朕原来是懒的管这些事情。”
“我大明富有四海,亿万万子民,居然连几个倭寇都消灭不了?杨卿,您告诉我,这可能吗?”
朱厚照说的义愤填膺,吃上一口菜,和杨一清又碰了一杯,张永在旁边伺候,看的干着急。
想起吴太医的话,还是决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