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色的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强势手段收兵权,但是,这些贵族在朝中威望颇高,而且宗室大臣数量不足,所以不得不用这些贵族,后来这些贵族又和汉族世家联合在一起,尤其魏国效仿宋国开科举,其实科举主要掌握在贵族和世家手中。
所以,朝中很难将贵族和世家驱逐,好在有一些世家和功臣并不和他们一派,保持中立,算是给两派一个缓冲,不至于使魏国彻底崩溃。
这次伊楼通的事就是权力斗争的结果,不过这次宗室占据绝对优势,又有宋国外部施压,使得贵族不得不放弃伊楼通,好在只是外放。
但是谁都知道,幽州长史并不掌握权力,而幽州是宗室的地盘,所以,伊楼通很难再起势。
同时,伊楼通的家主之位也不保,落到其他旁支手中,这就对伊楼家打击很大,同时,伊楼家很可能成为中立一派。
也就是说,贵族势力损失极大,使得朝中宗室一派进一步做大。
宗室一派不都是拓跋氏,还包括投靠宗室的鲜卑及汉族等其他族官员。
没办法,魏国就是这样,自从轲比能的死导致鲜卑再次分裂,同时晋朝八王之乱,鲜卑诸部,譬如慕容、宇文等部纷纷建国,相互攻伐,虽然最后拓跋氏成功占据北方,但是鲜卑经历十六国的攻伐已经不复以往的辉煌。
而且草原柔然的崛起,让鲜卑族不得不接受汉文化,进一步融入汉族。
相比南朝宋国,如今外族大部分都逐渐融入了汉族,除了外观看出不同于中原汉人,但是不论语言、文字、生活习惯都逐渐接近汉族。
其实魏国也一样,逐渐在接受汉化,不仅仅从文字,语言,其实,鲜卑只有自己的语言,并没有文字。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谓轲比能时,“部落近塞,自袁绍据河北,中国人多亡叛归之,教作兵器铠,颇学文字”。
也就是说,自打与中原文明接触,鲜卑人就已经在学中原文化了。
只不过随着进入中原,接受越来越多,原本历史中,魏国要在拓跋宏时期才全面汉化,但是这个时空有刘义隆的刺激,从拓跋焘开始就加大就汉化力度。
如今,魏国虽然汉化程度不低,但是有点东施效颦的意思,不伦不类,并且使得魏国发展有些畸形。
不过这些都跟伊楼通没有关系了,伊楼通也是主张汉化的,而是十分精通汉文化,他心里明白,宋国的制度很好,但是并不完全适合魏国,但是拓跋焘当时十分强势,所以他反对根本没有用。
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