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真相 ez的由来 (第1/5页)
何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从十九世纪末期,人们发现放射性物质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对它的研究。1930年,奥地利科学家提出中微子假说;1934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在研究假说中的衰变时发现了最早的重核裂变现象;1939年,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发表了铀可裂变的论文,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理论,无数进行研究的核科学家都意识到,一种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新物质出现了。裂变能提供巨大的能量,作为能源它能从生产和生活上改变社会模式;但当时正值战争,若将这种可怕的能量用于战争,它将无坚不摧。
“1939年4月,德国科学家向工兵署提出了核武器建造构想,指出首先拥有它的人将在战争中对别国拥有压倒性优势。同年8月,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数位科学家联名向美国总统上书,指出德国科学家最早提出这一构想并且他们在研究如何将其用于战争,一旦他们拥有了裂变武器,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制止法西斯侵略,为了避免让更多的人惨遭荼毒,科学家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必须要比德国科学家更早地研究出核武器,自保,威慑,或用此终结战争。
“U工程和曼哈顿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侦察与反侦察,渗透与反渗透,破坏与反破坏,当全世界都陷入轰轰烈烈的二战洪流中时,同盟国与轴心国的高层都未曾放弃对这一块的争夺,普通人无法理解他们在核研究这一领域究竟投入了多大人力物力。由于一系列间谍渗透活动和特种部队的自杀式破坏行为,德国最终没能成功造出核武器就宣告战败,研究核工程的德国科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经过一系列明争暗夺之后,被美苏两国瓜分。
“获得新鲜血液的曼哈顿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快就成功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核弹。当时日本在东南亚的战线与中国胶着,英美在太平洋区域几乎摧毁了日本海军,日军没有补给,国内生产乏力,眼看败局已定,无数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明确提出了不要在日本使用原子弹,但政客们的想法和科学家明显不同,两颗原子弹投放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人类第一次见识到了这种武器可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破坏。
“那些研发出原子弹的科学家们这才发现,在政治面前,道德的呼声微不足道。战争,就是不择手段,只求胜利,一定要有一方战胜另一方。不然就是双方筋疲力尽,约定好过几十年再打。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固然是一件全世界都欢欣鼓舞的大事件,但对于制造出原子弹的这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