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世事难料(三) (第2/3页)
紫曦Yeung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过去每当他站在这里,他感觉就好像就站在金山银山上,脚底下每天都起窑出砖,砖砖都是钱。自从马拴的离去,刘立本似乎看透了一切,人活在世上,都不如脚旁的一块破砖头。
最近一段时间来,刘立本常思考着过去那些挥之不去的事情,难忘的岁月,伴随着烟云,穿越时空,就像一部无声电影在他的大脑里连续地放映着。我刘立本的一生,命咋就这样苦啊,抓了五个孩子,到老来就落了三朵花。这三个孩子中苦就苦了巧珍,人常说,“偏大的,向碎(小)的,中间夹个受罪的。”巧珍没有上学读书,都是因为他刘立本。那还是文化大革命初那阵子,巧珍到了上学年龄,小学校长都来到家里进行动员,让巧珍去上学,就五毛钱的学费,他不是出不起五毛钱。他认为女娃家读书撰文没有什么用处,到时候还不是人家的一口人吗?他就是不让巧珍上学,却以让巧珍带巧玲为理由,让校长吃了个闭门羹,后来巧珍就帮她妈干活哄巧玲。巧珍长到十三四岁时就跟着妇女劳动挣工分,农村妇女所干的活,巧珍都能干,务棉花可是一把能手,从育苗移栽到田间管理,扳杈子、打药、采拾棉花,村里年轻人,没有人能干过巧珍的。还有农村妇女织棉纺线,纳底子做鞋,剪纸,扎花,绣枕头,织毛衣,钩衣领,布堆画,捏泥娃娃,没有她学不会的。闲时,巧珍拿着巧玲的课本在看,他还骂孩子。刘立本反省道,那些年巧珍由于不识字给娃娃内心造成了多么大的痛苦。
刘立本在窑顶转来转去,他虽然很累,但他却没有一点睡意,他踅摸着来到了德顺老汉的门口,门口的黑狗一见刘立本,静静地卧着,一动也不动,刘立本推门进去,“德叔,我来转转!”刘立本说道。
解放前,德顺老汉和刘立本的父亲一起外出给大户人家刘国璋揽工,德顺经常去刘立本家,刘立本那时就以叔相称,也几十年了。“噢,是立本啊!”斜躺在炕上的德顺老汉拾起身来,他关掉了收音机,“你喝茶不?外面的柴炉还热着呢。”德顺老汉说道,“不喝,刚喝得饱饱的!”“那就炕上坐吧!”一见刘立本坐在了炕上,德顺老汉就将一个绣着硕大的绣花烟袋递给了刘立本,刘立本接过烟袋,从外衣口袋里掏出了一拃长的烟锅,两人的话就从烟谈起,“立本,你吃我烤的这烟是单另个的味嘁,又香又爨。这烧火烤烟要耐着性子,不要着急!火候不到有草腥味,火候过了,有苦焦味,吃起来不香。”
刘立本吸着烟听德顺老汉唠叨着,“我家窑里挂的哦烟,本死都吃不完,谁要我都给一点,我可不能把烟带到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