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7/14页)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们把诗中“明眸皓齿今何在”简化
引申为“明眸皓齿”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眼明齿白。
满城风雨
北宋有一个叫释惠洪的和尚,他著的《冷斋夜话》载:黄州(今湖北黄冈县一带)人潘大临,勤奋好学,善于做诗,一生中写下了不少好诗。有一年秋季的一天,他正靠在床上闭目养神,忽然听到窗外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十分美妙,不禁诗兴大作,但当他刚刚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这句诗时,催租子的人却闯进门来了。诗兴被破坏,这首诗也就再也写不下去。恰巧,这时他在临川(今江西临川县)的朋友谢无逸来信问他最近有无新作。潘大临当即回信一封,把这件事告诉了谢无逸,信中说:“秋天以来的景物,件件都是美好的诗句,只恨被俗气所遮盖住了。我昨天闲躺着的时候,听到窗外风雨吹打着树林的声音,于是起身在壁上题诗道:‘满城风雨近重阳’,突然,催租子的人闯了进来,败坏了我的诗兴,现在只好把这一句诗奉寄给你。”
“满城风雨”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引申来的。开始多用作形容自然景物;后来用作贬意词,比喻事情(多指坏事)一经发生,传播得快,引起轰动,到处议论纷纷。
满园春色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不值:没遇到,这里指没有进去;春色:春天的景色。
南宋的时候,有一年春天,诗人叶绍翁外出访友。当他来到这位朋友的住地时,只见柴门闭着,便举起手来轻轻地扣门,好半天也没见有人出来。猛然间,他一抬头,看见一枝娇艳的红杏花从墙头上伸了出来,由此联想到那满园子的春天景色,不禁诗兴大作,闲情逸趣地轻声吟咏,终成《游园不值》一诗。全诗共四句: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屐(jī基):底下有齿的木头鞋;扣:敲;柴扉:简陋的园门。
诗的大意是:或许是主人怕我穿的木头鞋上的小齿会给他花园里的苍苔上踏上印迹吧,所以我敲了好久的门也没有敲开。可是那满园明媚春色却是关不住的,有一枝娇艳的红杏花已经露出墙外来了。
后来,人们便把“春色满园关不住”引申为“满园春色”这个成语,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模棱两可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旧唐书·苏味道传》。模棱:意见或言辞含糊,不肯定;两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