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施瓦尔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爱德华·德·波诺 [1] (Edward de Bono)创作的《横向思维入门》(<i>Lateral Thinking:An Introduction</i> )出版于1967年,那时个人计算机革命还未开始,然而这本书却实现了一种比任何计算机都强大的功能:它帮你在问题完全错误时获得正确的解决方法。而世界上没有计算机是能够在输入错误的情况下,还提供正确输出的。
我用过的第一台个人电脑叫Kaypro II。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机器:它的一面可以打开,打开后里面是一个键盘,并显露出机器的主体和软盘接口。可以插进两张软盘,这样它就能执行一种称为“交换”的动作:输入一些字符,机器就“交换”一些字符,再输入一些,机器也就再“交换”一些,不过这中间必须等一会儿。有一个绿色的小屏幕一闪一闪,让你感觉自己像是身处在冷战时期的潜水艇里监视着某台古怪设备。
不过在八十年代,这台机器还是非常令人惊艳的。它可以保存你写进去的内容,而且你还可以编辑修改。然后,等到你最终满意了的时候,你把它连上点阵打印机,奇迹就会出现:你精心撰写修改的所有内容,都会一行行地被复制出来。
然而,烦恼很快就降临了。有时候你刚输入一点文字,它就开始没完没了地交换,此时你完全无能为力,只能傻看着它在那执行神秘操作。你只能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通常来说,这家伙不会停下来,于是你就处于这样的窘境:要么坐在那看着它无休止地交换,祈祷能够一朝停止;要么重启机器。如果选择重启的话就得关闭电源:关机、再打开,或者把插销从墙上拔下来,等上一会儿,再插上。然而重启这玩意简直就是赌运气:重启过程中,交换的动作肯定会令你满意地停下来,但之后的结果就难以预料了。运气最好的时候,你上次写的东西原样在那,所有的更改都保留下来了。运气最坏的时候嘛,什么都没了!然而大多数情况你会发现自己处在煎熬之中:重启之后,机器仍在没完没了地“交换”。
我常常将Kaypro和我的一个坏习惯联系起来:我很难从某些让我感到焦虑的事情中解脱。有朋友告诉我,对于这种现象有个词——纠结症。我起初以为是她自造的词,结果后来发现真有这么个词来形容这种症状。
我的纠结症天分可谓惊人。一般来说表现在某个由于太晚而难以再进行更改的选择上。而纠结的程度与出现问题的事情无关。到底是应该乘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