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遮风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坐镇北方,才有可能完成。
这样的人,在太祖皇帝的心里怕是除了他别人都差点意思。
要是自己的好大儿还在,倒是有信心能行此办法,大不了叫太子留守京城监国,他亲自去北方。
偏偏现在林文泰不在了。
提出这个办法的林安,年纪又实在是太小,太祖皇帝如何能放心让一个半大孩子去办这么难的大事?
御书房当中,因着太祖皇帝刚刚才发完怒。
整个御书房内外,没有任何人胆敢在此时靠近,太祖皇帝只能一人在殿内来回踱步。
骆文中是被他骂走的,不过骆文中的话太祖皇帝冷静下来之后,并非觉得没有道理。
他是前所未有的千古一帝,当然不可能因为一时愤怒就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立皇太孙的好处和坏处,不用骆文中说太祖皇帝自己都知晓,所以他连问都没有问,就直接把人撵走。
现下,就是抉择之时。
朝中已经开始出现不安的风向,骆文中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前来觐见,便是证明。
这事儿不能再拖下去,各地藩王都已经进了京,等送葬归来,他们也一样会等这个结果。
没有人知道太祖皇帝那天究竟在御书房内想了什么,想了多久。
太祖归葬之后第二天,两纸诏书突然从御书房发出,昭告天下。
“林安,太子嫡长子,朕之嫡长孙。人品贵重,深肖朕弓。聪慧坚韧,博闻强识。忠孝仁爱,德才兼备。”
“封,林安为安南王,加授两江督抚,治两江河道之事。”
“林浩,太子次子,朕之次孙。谦逊好学,至诚至孝。”
“封,林浩为寿北王,加授北海路督抚,治北海钱粮赋税之事。”
两道诏书几乎是同时经由御书房下发尚书省,再由尚书省通传各部、各宫,叫所有人知晓。
东宫,林安寝宫之内。
前来传递诏书的太监已经走了,他一个人拿着诏书,就坐在门前太监上,脸上神情有些复杂。
安南王,这个封号听起来好像是他从此以后,便和朝廷中枢再无干系,一辈子都要在南方安养度过。
可是同时,太祖皇帝又加授他“两江督抚”之衔,要他去南方治理河道。
上一个在南方治理河道的,正是大周的仁圣太子林文泰。
更重要的是,两江所在之地,距离太祖起家的太湖之地,仅仅只有一府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