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太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来担任了本郡上计掾,又被任命为州里的从事,相当于州政府的一名处长,同时他还参与本郡的军事谋划。姜维幼年丧父,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他很孝顺,母亲现在就在冀县,他无论如何不会撇下母亲不管,这是他竭力劝马太守回冀县的主要原因。
马太守走了,姜维仍不死心,他跟其他几位官员一起去追马太守,希望把太守追回来。马太守的马跑得太快,姜维他们一直追到上邽城外也没有追上。这时城门已经关闭了,姜维在外面叫门,里面的人不给开,因为他们不清楚姜维等人是否也参加了叛乱。姜维等人无奈,回到了冀县。
这时蜀军尚未来到,但城里的人已经高度紧张。有一个记载说,姜维等人又在城外叫门,但城门也没开,原因与上面一样,城里的人怀疑他们已经投降了蜀军,姜维等人走投无路,只好投奔了诸葛亮。另一个记载是,冀县城里的官民见姜维回来,把他们迎进了城,这时大家一商议,觉得根本无法自保,一致同意投降蜀军,太守等郡里的主要官员都不在,姜维是目前最重要的官员,大家于是推举他去见诸葛亮。
这次见面改变了姜维的一生,这一年他27岁。诸葛亮见到姜维很高兴,让他回冀县安抚那里的百姓。可姜维还没到冀县时,魏军的增援部队就赶来了,他们重新接收冀县,姜维只得回到诸葛亮那里。
诸葛亮这才有时间跟姜维好好谈谈,姜维世居陇右,对这里的情况很熟悉,诸葛亮一定有很多事情要了解。经过一番深谈,诸葛亮对这个年轻人有了很高的评价。在诸葛亮看来姜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诸葛亮在写给留府长史张裔以及参军蒋琬的信中说:“姜伯约此人忠于职守,勤于理事,思虑周密,这些都是他的长处,永南、季常等人都不如他,堪称凉州一带的一流人才。”
永南是李邵,曾担任诸葛亮丞相府的西曹掾;季常是马谡的大哥马良,是诸葛亮格外看中的人之一,在诸葛亮眼里他们都不如姜维。诸葛亮任命姜维担任丞相府仓曹掾,很快又提升为奉义将军,并奏请后主封姜维为当阳亭侯。
从这些安排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姜维不是一般的喜爱,奉义将军是军长一级的高级将领,姜维此前的职务不过是个州政府里的从事,授予一个中郎将都算是破格了,直接提拔为将军,显得很不一般的。也是27岁那年诸葛亮与刘备第一次相见,诸葛亮当时被人称为“卧龙”,虽是一介布衣却名声在外,刘备对诸葛亮十分欣赏,之后诸葛亮在赤壁大战中立下大功,又被刘备赋予重任,而诸葛亮那时担任的职务,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