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杀马谡的理由 (第2/3页)
南门太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罪,不说打败仗的事,仅这一项也能定死罪,马谡离死刑又近了一步。
但仍然有人建议不要杀,蒋琬正好由成都来汉中,劝诸葛亮:“当年晋楚相急,楚王杀了成得臣,可以想见晋王是多么高兴。现在天下未定,却杀才智之士,岂不可惜?”成得臣是楚国名将,他指挥楚军在城濮与晋军会战,结果楚军大败,大家都跑去向晋文公道贺,晋文公却忧心地说“楚军主帅成得臣还在,我们的灾难恐怕还没结束”。但楚王因打了败仗而斩杀了成得臣,晋文公听到后如释重负,喜不自胜,比打了胜仗还高兴。
诸葛亮明白蒋琬的意思,人才确实也难得。但诸葛亮内心里已坚定杀马谡以明军纪的想法,听完蒋琬的话他流下了眼泪,对蒋琬说:“孙武之所以能决胜于天下,在于他用法严明。所以昔日杨干乱法,魏绛杀其仆人。现在天下分裂,兵争正起,如果不讲法纪,拿什么讨伐贼人呢?”诸葛亮讲的也是晋国故事,那是在晋悼公时,他的弟弟杨干犯法,大夫魏绛处斩了杨干的仆人,晋悼公认为魏绛做得好,命魏绛主持晋国军队。现在正因为大业未兴,处在用人之际,所以更要讲法纪,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诸葛亮还是把马谡杀了。
蜀军将士听说马谡被杀,无不为之流泪,诸葛亮也亲自为他祭奠,后来待马谡的遗孤如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就诸葛亮杀马谡一事后世的史学家曾提出过不同意见,晋代史学家习凿齿认为,蜀国居于偏僻之地,优秀人才本来就少,现在杀俊才,只能退收庸才,诸葛亮虽然强调了法纪,却害了人才,还能成就什么大业?但这个逻辑是讲不通的,如果是个人才就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那这个世界会恐怖成什么样?
参加街亭战役的其他几位将领也受到了处罚,张休、李盛与马谡一同被杀,另一位将领黄袭被夺去了兵权,没有被追责的只有王平,因为他曾力谏马谡,兵败后又能组织有效撤退,减少损失,所以不仅没有受罚,而且由裨将军进位为讨逆将军,封亭侯。
赵云虽然组织撤退有功,但毕竟箕谷还是打了败仗,诸葛亮奏请后主,将赵云的镇东将军降为镇军将军,相当于由兵团司令降职为军长。
向朗知道马谡潜逃的事却没有报告,因此也受到连累,诸葛亮二话不说,把向朗一撸到底。向朗的仕途本来一直被看好,在诸葛亮着意培养的人中,向朗是最有前途的人之一,资历、地位都远在蒋琬、费祎等人之上,但此事严重影响了他的发展,虽然数年后他重新复出,但也只是在朝廷里担任了光禄勋的闲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