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 贾诩眼镜 (第3/5页)
水墨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能有恢复视力的一天。”
“举手之劳罢了。”燕绥笑道:“看文和学识渊博,就知道年轻时候是下了苦功夫的。”
“那时候家里不富裕,不舍得油灯,时常借着林家的一点灯光看书,”贾诩感慨说:“还是现在的少年郎幸福,书可以借阅,晚上有路灯,纸笔还便宜。”
“荆州学堂还都没办起来呢,”燕绥想到这个问题,微微叹了口气:“先解决温饱,来年秋收后再大力推行学堂吧。”
“主公考量周到,着农事和医药,安定民心是当务之急。”贾诩颔首:“能有口饭吃,生病有医匠瞧,百姓就安定了。”
燕绥抿了抿唇:“百姓的愿望真的很朴素。”
贾诩心道:所以这治理天下,重在权臣制衡和恩威并施管理臣子。这一点,主公真是太精通制衡之道了,而且挖掘人才无数,手下从不缺文臣谋士。这给了自己偌大的权力后,亦派过来了一个制衡的能臣——程昱。
其实燕绥远没有贾诩想得那么深沉,她只是依照在现代社会运行的规则在设置臣子的岗位罢了。
离开了颍川郡这么久,燕绥有些归心似箭了。
此时,安顿好父亲后事,家里的顶梁柱孙策依照父亲老部下程普、黄盖等人的建议,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阳城。
孙策身上有燕绥的“人才全家引进函”,在入城时出示证件后,到衙门办理了身份确认后,他们立即被一个陌生的部门给接到了阳城新城区的一座大房子面前。
“人才招待处?”孙策一头雾水:“衙门现在有这个部?”
从来没有听说过啊!
他倒不是怀疑胥伇的身份,毕竟他们都穿着官服,每个人身上还挂着证件牌。只是阳城这太让人太意外了……
他隐约明白黄盖将军说的到了阳城不用担心,一切有人接应是什么意思了。
“早就听说豫州繁华,果然名不虚传。”孙母环视着未来要生活的地方:“这一路过来半分战乱的痕迹都无,果然和你黄伯伯、程伯父说的一样,是个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好地方。”
夫君逝去后,她必须要为全家打算。
孙坚得罪的人不少,孙家还有不少的家资。现在家里没有了撑腰的人,全家需要在一个官府治理得公正严明的地方,才不会有麻烦。
孙权说:“儿听说豫州的汝南、颍川、陈国、沛国都是人口超百万的大郡,其中汝南和颍川最为出名。
孙母欣慰地说:“权儿好记性,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