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辉煌纪录的五四运动,到今天,屈指已二十六年,人民年年此日举行纪念,尤其是学生,青年的学生,更热爱这一天,憧憬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是他们自己的日子。
二十六年占一世纪的四分之一,在中国,三十年为一世,不算太短的时期。当年的青年,过了一世的日子,如今都已鬓发苍苍,在岸然的道貌、崇高的地位掩护下,劝告青年应该“明哲保身,勿偏勿枉”了。当年才出生的婴孩,过了一世的日子,如今也都年富力强,在受大学教育,或者已出校门,为社会服务,为人类争正义、争自由、争解放、争民主,正走着一世以前的青年所曾走的道路。累得中年人老年人在颦眉蹙额,不是说世风不古,而是慨叹世风之复古了!
上一代的青年在反抗旧传统,对礼教宣战,这一代的青年又在反抗上一代的青年,要求自由,要求民主。上一代青年要的是民主和科学,这一代青年所要的还是民主和科学。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可惜,真如我们中国人的口头禅“虚度”了。
不,不只是虚度,更使人痛心、更使人伤心的是这二十六年是血的时代,以万计、以千百万计的青年们的头颅,换得了支持民族命运的廿六年,换得了一块镀银描金的什么什么招牌,换得了……
“天下有道,庶人不议。”就整个的历史说,有东汉末季的宦官专政,卖宫鬻爵,才引起太学生的清议,以致闹成党锢之祸。有建炎时代汪伯彦、黄潜善的朋比乱政,主和误国,才引起太学生陈东、欧阳澈的上书言事,汪、黄不除,二生被杀,金人长驱南下,宋朝几乎全部沦亡。有明末的魏忠贤盗政乱国,阉党横行,才引起东林党议。历代的学生运动都在亡国的前夕,都是对当前的腐烂政治,对误国的权奸,加以针砭,加以讨伐,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都是被传名追捕,望门投止,膏身草野,喋血市朝,这种至死不屈,为正义为人民服务的至大至刚的精神,真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为百世师,为子孙式!
历史上时代末叶的学生运动,到现在颠倒了过来,在中华民国开国之初,就爆发了史无前例的五四运动,接着是“五卅”,“三一八”,“九一八”,“一二·九”,以至最近各大学的学生对时局的宣言运动,天真热诚的青年在为国家民族的前途担忧着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地在为国事奔走呼号,在为国事而被“自行失足落水”,失踪。长一辈的上一时代的青年呢?却脑满肠肥,温和地劝导着叫“少安毋躁”,国事我们自有办法,青年还是读书第一,不必受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