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房间的旅行》旅行 (第1/6页)
威尔·施瓦尔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语堂经常旅游。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他惋惜道,曾经旅行是一种乐趣,现在成了一门行业。问题是,人们不再真正旅行了。他们去“假”旅行了。
林语堂认为,有三种假旅行。第一种是带着增长见识的想法出国旅行;林语堂相信其实这样是很难增长见识的。他抨击“导游制度是一种”他能想象到“最不能容忍,喜好干扰别人的好事之人”。他没有针对谁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也不了解为什么成年人会甘愿像放牧一样被驱赶,像小学生一样被教导。他还怀疑大多数导游提供的信息的质量。
对于林语堂来说,第二种假旅行是“为了交流”旅行。也就是说,去旅行的目的是为了之后给朋友讲些无聊故事。美国幽默作家罗伯特·本奇利(Robert Benchley)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为《纽约客》撰稿,他也为这个习惯所苦恼,并以“只有少数游客了解去旅行的地方,多数人只知道一个酒店名字、两个景点,可能还知道一条街”这一假定,找到了一个解决的好方法。你可以装模作样地欺骗他们,随便捏造几个名字,问他们在佛罗伦萨时有没有看见。他在“对阵丽塔里太太(Reetaly)”时用了这一招,丽塔里太太刚从西班牙、法国南部以及法国丽兹酒店疯狂旅行后回家。她提到了托莱多(Toledo);他问她有没有“继续去马斯提勒荷(Mastilejo)”,这是他当时胡编的地名。她承认她没去,他告诉她,马斯提勒荷“比托莱多强百倍。那山!那颜色!”很快他们聊到了一个真实的小镇卡尔卡松(Carcassonne)。本奇利继续他强大的攻势,胡乱编景点,挖苦她有没有看见“神经病路易斯(Louis the Neurotic)从萨拉森人(Saracens)那里逃走的墙洞”或者“他们找到腹部是钢铁的人的剑和盾牌那条河流”。他继续下去之前,丽塔里太太迅速放弃了。关于她的假期,本奇利必须听的就到此为止了。
林语堂反对仅为交流的旅行,包括他对拍照这一话题的反感。为了不让我们认为抱怨现在人人吃饭前都必须从各个角度拍照是新出现的,林语堂写他曾经看到“在杭州虎跑泉,一个以茶和温泉出名的景点,一些游客用把茶杯举到唇边的姿势拍了照。毫无疑问,让朋友看他们在虎跑泉边喝茶的照片是很有诗意的。人们花在品味茶真正味道的心思比不上对照片的心思,这才是危险所在”。他继续写:“这种可能成为迷恋”,并且谴责游客“把时间都花在拍照上了,没时间欣赏景点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