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 称帝之路 (第2/6页)
水墨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路上出乱子和有人带盐逃脱,戏志才特地选了有家眷在阳城的年轻男子。
除了盐湖带回来的大量盐,海边垦畦晒盐法晒的盐也有了成效,源源不断地将处理好的盐运送到豫州。
有了糜家的牵线和讨伐董卓时贡献火/药拉的好感度,燕绥和徐州牧陶谦交好,两州之间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借此,燕绥也和陶谦谈妥了租借大片的海边盐田。
陶谦一听晒盐后百姓都能吃得起廉价
的盐,一向体恤百姓的他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而且海边的滩涂地放在那也没用,租出去也好。
陶谦是个性格刚直,有高尚的节操的人,燕绥并不担心他会侵占海盐资产和晒盐法子。而且有豫州的武力震慑在,即使有人撺掇,不擅长军事的陶谦也不敢做出格的事情。
更何况,燕绥大量建设盐田,招收了不少徐州无处可去的贫民,给陶谦减轻了安置流民的负担。
怎么看,这都是双赢。
天下十三州之一的徐州,有大片的平原,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和山东省东南部地区,而江苏北部就有大片的滩涂,许多地方都适合晒盐。而且,徐州北面是兖州,青州,西面是豫州,南面是扬州,地理位置很是优越,日后运输盐也方便。
燕绥这下不用避人耳目了,直接在盐渎、海州等地大面积地设置和扩张盐田,利用垦畦晒盐法源源不断地生产盐出来。
在豫州和徐州相接的地方,也修建起了一条水泥快速路,直通颍川。
不久云梦田庄就在颍川郡率先销售起了低价盐。盐粒粗粝的,只有大盐商价格的三分之一。醇香可口的细盐,价格和大盐商的粗盐持平,简单粗暴地进入了盐市。
这样一来,不管是追求口感的贵族还是满足生活基本所需的贫民,都会转而买云梦田庄的盐。
其中,高端的细盐因为细腻被人争相传颂为雪花盐。
盐商们闻风而动,他们想勾结联合起来,将云梦盐收购殆尽,再以高价出售,最终将云梦田庄排挤出去。
燕绥对付他们的法子也很简单,将云梦盐铺指定为官盐,用官府的手段来限购。每个采购盐的人,都要用路引和验传登记,且每个人只能买一斤盐,两个月才能买一次。
便宜的粗盐前面很快就排起了长龙。百姓们奔走相告,都拖家带口,大老远跑来买盐。
考量到古代没有计算机系统录入,光靠登记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燕绥干脆建立了举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