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家将的戏,基本上都是从别的剧种借鉴过来的。就拿杨门女将来说,当年日寇入侵的时候,就有不少地方剧种,借助这部戏宣传全民抗战思想,尤其是豫剧出了好几个版本。京剧里面,梅先生也在东北沦陷之后,顶着压力排演了生死恨这种京剧名段,但是生死恨的针对性太强了,基本上就等于点了张某人的名字,所以遭到了禁演,梅先生也被迫去了南方。另外南方周先生也排演了煤山恨这出大戏,同样也遭到了禁演,但是这两次禁止演出的不是小鬼子,而是某光头和某小六子。所以说人家成为艺术家那是有原因的,艺术水平高只是一个方面。(其实就我的感觉来看,马先生比周大师水平高一点。)
“都不是,没这么快,我也以为是这个来着,到了之后才知道,还是唱的珠帘寨,但是把词改了?”
“改词?改成谁了,从当初的沙陀国都是黄巢,怎么现在想起改名来了。改成朱温了?”
“不是朱温,是杨韬。”
“也对,要是朱温可就是乱弹琴了,朱温可是败在在李克用他儿子李存勖手里的。李克用的死说不定都和朱温有关系。杨韬这种无名小卒,不足挂齿。”
“可是为什么啊?原来黄巢起义可比杨韬造反靠谱多了,现在改的听起来也别扭。”
“估计是有些人误解了上边的意思,黄巢起义毕竟是农民起义嘛,不利于团结工农,其实这些人也是小心眼,连国家政策都解读不好,就乱下命令。估计后面很快就会叫停的。”只能说赵芹确实是厉害,这股风气只流行了两个月不到,就以一句,我们能接受的了批评,能听的进不同的声音,艺术就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画上了一个句号,直到这些老戏全都停止演出。反而到了台风过去,恢复传统剧目演出的时候,又格外重视农民起义的问题了,又给改了词。(就是杨韬造反这一出,但是时间不长,又给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