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朋友 (第6/12页)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的地方,她就已经以年轻人的热情崇拜这些人。可是,那天晚上,她对天才的敬仰受到了沉重的冲击。她发现这些大人物也不过是凡夫俗子,好久都没回过神来。她怀着仰慕的心情,羞怯地看了一眼那位诗人,他的诗句提示着以“精神、火和露水”为食的天神。而此刻他正狼吞虎咽地吃着晚餐,这种吃的热情烧红了那知性的面容,她的沮丧可想而知。偶像落地了,她掉转方向,又有其他的发现,迅速驱散了她的罗曼蒂克错觉。那位小说大家在两个大酒杯之间举棋不定,像个钟摆有规律地摆动着;那位著名的神学家公然与一个当代的斯塔尔夫人89调情,而她对另一个和蔼地讽刺她的科琳90怒目而视,因为科琳在吸引起渊博的哲学家的注意时占了她的上风;而哲学家像约翰逊91一样高雅地饮着茶,显得睡意蒙眬,因为那女士喋喋不休,使得他无法说话。科学界名流们忘记了他们的软体动物和冰川时期,一边聊着艺术,一边以特有的劲头专攻牡蛎和冰淇淋;俨然是俄耳甫斯92第二的年轻音乐家,迷倒了整个城市,却在吹牛;那个英国贵族的现场标本,恰恰是这次聚会里最普通的人。
聚会还未过半,乔就完全幻灭了。她在一个角落里坐下来,努力恢复常态。不久,巴尔先生也坐了过来,他显然与这里的环境格格不入。很快,几位哲学家大谈起了各自的业余爱好,他们踱步过来,最后在休息室演化成了一场智力竞赛。他们的谈话乔不知所以,可她喜欢听,虽然康德和黑格尔不知是哪方神仙,“主观”和“客观”也是莫明其妙的术语。这一切结束以后,“她内在意识产生的”唯一产物是头痛。她渐渐明白过来,世界正在被拆得粉碎,然后按照新原则重新组合,而这些谈话者认为,这些原则空前无比优越。而宗教很有可能被推理为虚无,智慧则是唯一的上帝。乔对各种哲学和玄学都是一窍不通。但是她听着听着,心里升起一种奇怪的激奋,既快乐又痛苦,感到自己飘到了时空之间,就像节日里放飞的小气球。
她回过头想看看教授的意见,发现他看着自己,脸上带着从未见过的严肃神情。他摇摇头,示意她走开。可她当时对思辨哲学的自由着了迷,呆呆地坐在位置上,想知道这些智者推翻了一切旧的信仰之后,拿什么作依靠。
再说,巴尔先生天性害羞,不轻易发表己见,倒不是因为拿不定主意,而是因为观点太真诚、执着,不想轻率地讲出来。他的目光从乔转到另外几个年轻人身上,他们都被璀璨的哲学焰火所吸引,他皱起眉头,渴望着说几句,他替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担心,生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