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下,学生在本科阶段接受的是一系列面向特定行业与岗位的知识技能培训,更注重专业技能,而理论课程作为这种技能培训的一环存在,更像是专业「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作为这一模式的副作用,毕业生知识面窄,体系不健全,科研能力相对弱等一系列问题在当时也普遍存在。
当然,专业本身就是针对某些行业的说法,对于大学内部,则更多讲学科,但我们曾经的计划经济更强化了专业对口或对口专业这个概念。
然而工作包分配,专业岗位对口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更强调了教育规律,因此才有90年代的大合并,单科性学校几乎全部消亡,都向综合发展。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上,更强调通识教育,强调强基础,而不是强技能。
原本的以行业甚至岗位为目标设计的院系设置逐渐为科研指标让路,已经日趋衰微,取而代之的是面向科研(论文)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成了后续诸多「产学研脱节」以及一系列就业问题的主要来源。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几十年来我国产业体系逐渐向着更加高端的位置攀爬,行业、岗位的分化也变得日渐精细,远非当年「包分配」的时代可比。
高校与市场两方面的原因相互作用,使得专业与行业、岗位的对应也因此变得更加灵活,也更加模糊,复杂程度远超「对口专业/岗位」这类说法的简单描述。对本科而言尤其如此。这套模式发展到现在,进一步催生了两个对上一代人而言难以想象的事实。
第一,面向就业、支持就业的本科培养方案已成为少数,越是高(科研)水平的院校这一点越明显。
最极端的例子如清北复交,除法学、财会类、管理类、软件工程等顾名思义与某些行业/岗位直接对应的应用型专业之外,大部分专业在本科阶段只会着重传授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并不会培养什么面向就业的技能。如果想在本科毕业后拿到比较好的就业结果,往往需要相当优秀的规划能力或长时间的补课。
第二,由于交叉学科与交叉方向广泛存在,面向科研而非就业的培养方案反而降低了专业之间的壁垒——当然,前提是你能掌握好一个知识体系,大部分人穷其一生都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专业壁垒降低的好处仅适用于头部的毕业生。
后文中将围绕这两个基础事实做一些详细分析。
2无处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