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魏文帝治国 (第4/5页)
南门太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00户士家负责守卫,在孔庙附近还修建了许多屋舍供学者使用,朝廷封孔子的第21世孙孔羡为宗圣侯,食邑100户。
汉末以来时局动荡,朝廷倾危,许多礼制要么有名无实,要么连最基本的名都没有了,曹丕称帝后实行的一系列恢复礼法的措施,使朝廷秩序重新规范起来,这些制度大多是对前代制度的继承或照搬,包括之前讲到的官位设置,都大体与汉代相仿。
也有重大创新的地方,九品中正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这项制度主要由陈群提出的,主要内容是设立中正官品评人物,用以完善以察举为核心的选官制度。察举制选官靠推举,推荐权很容易被人为把控,即使须参考乡闾舆论,但这些又容易被门阀士族所操纵,最后被推荐上来的未必是品行才学最好的人了。
为克服这些弊端陈群提出了设置中正官的方案,所谓中正官,指的是掌管某一地区人物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各地的推荐人,州设大中正官,郡国设小中正官,其人选一般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他们直接向朝廷负责,旁人不得干预,为便于开展工作,他们手下还设有名为“访问”的助手。
也就是说中正官都是兼任的,而且在中央办公,担任哪一个州郡的中正官,一般由他们原籍所在地来决定。中正官的主要职责是品评人物,也就是向上面推荐人,推荐的对象是同籍士人,包括散居在其他州郡的本地人,推荐的程序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查家世,确定候选人后,中正官首先要看他们的“户口本”,看看他们父、祖甚至再往上几辈人都是做什么的,有没有仕宦情况或封爵;第二步是看品行,审查一下这个人孝不孝、贤不贤,大家的评论怎么样;第三步是定品级,这是九品中正制最有创意的地方,也是它具备可操作性的原因,把人考查完了还要打分,通过量化进行比较,得的分不是百分制,而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称为九品。
完成了这几步,中正官把评议结果上报司徒府进行复核,司徒府通过后转到尚书台,由尚书台负责人事工作的吏部尚书用来作为选官用官的依据。中正官报来的评议情况称“乡品”,“乡品”高者不仅当官的概率更大,而且更受人尊敬,称“起家官”;“乡品”差的也不是完全不能当官,但往往被视为“浊官”,被人看不起,日后升迁也慢。
这种品评也是动态的,一般三年重评一次,所以一个人的评价定品可能会升也可能会降,被品评者如果认为定品不公,也可以提出申诉,查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