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孙权摆下六道防线 (第3/4页)
南门太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吴军的第二道防线,这里城坚池深,城内物资储备充足,不是一朝一夕可攻下的。刘备改变思路,命张南率一部人马攻打夷陵附近的另一处战略要地夷道。
防守夷道的是安东中郎将孙桓,他是孙权的侄子。孙桓的父亲叫孙河,是孙坚的族子,早年追随孙坚四方征讨,深得信赖。张南率部将夷道围住,孙桓不支,向陆逊求救。陆逊不同意支援夷道,众将急了:“孙桓可不是一般的人,眼见他被围困,怎能不救?”陆逊不理会,他认为:“孙桓平时深得将士之心,夷道城内粮食充足,没什么可担忧的,等我运用计谋,夷道之围不救自解。”
陆逊虽然是总指挥,但手下这些将领多是孙策时代的旧将,有的是公室宗亲,有的是江东大族,他们依仗资历或者地位,向来骄傲自大,不大听话。对于陆逊一再避战,众将领的不满情绪日增,有时也会当面表现出来。有一次,陆逊火了:“刘备天下知名,曹操都有所忌惮,现在就在我们的对面,他是很强大的。诸君并受国恩,担当重任,应当和睦同力,共剪此敌。我虽是一介书生,但受命于主上,之所以让诸君屈居而听命于我,是因为主上觉得大小事件我能把握分寸,又能忍辱负重,大家各自都有承担的任务,希望不要推阻!”说到这里,陆逊一按佩剑,厉声道:“军令就在那里摆着,请别冒犯!”
陆逊强压了大家的不满,但这苦了孙桓,听说陆逊不发兵来救,孙桓十分怨愤。其实这又是刘备的一招,想通过进攻夷道逼迫陆逊出战,之所以选择夷道,也是看中了孙桓的身份,刘备以为夷道是陆逊的必救之地,哪知陆逊不吃这一套,他铁了心不出战,来了个油盐不进,刘备无奈。
转眼间到了六月,蜀军是冬天里出发的,现在到了夏天。
围困夷陵已有几个月时间了,仍然看不到破城的希望。在这种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刘备再次调整部署,命各路蜀军分头占据附近的要地,就地扎营,你打持久战,我也奉陪。自秭归沿长江而下,蜀军各部人马先后扎下了50多处营盘,连绵不绝,有数百里,最东端抵达了猇亭。
猇亭目前是湖北省宜昌市所辖的一个区,在其周围分布着葛洲坝、三峡等重要水利枢纽。在三国时代这里还是一个小地方,位于长江岸边,地势险要,悬崖峭壁,江水湍急,暗礁丛生。相传有一位将军驻防此地,见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就命工匠修了一座亭子以示纪念。亭子竣工,将军来视察,见亭上楹栏上刻一动物的图案,形似虎却类犬,将军大怒,责问工匠此为何物,工匠吓坏了,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