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谐笑道:“这炒菜可不宜多吃,按长公主的说法,是吃多了上火,朝食也得用些粥羮之物才好克化罢!”
周允用竹箸夹起一颗荻芽:“如今这国策之争,正如这颗荻芽一般,火候恰到好处,可以上盘了。”
宋谐微微一笑:“不再添一把火?”
周允摇摇头:“过犹不及啊!话说回来,你身为丞相,百官之首,明明知道熊康是儒门弟子,而陛下若采纳熊康之言,定然会酿成今日局面,却不出言阻止,难道就不怕陛下它日回过神来,怪罪于你吗?”
宋谐叹道:“我如何没有劝谏?先前我就对陛下说了,如今时移世易,经过秦朝一代,各门各派的学说大多有所演化,已经不复旧时面貌,别说现在,就连你们法家,在周天子时,不还分了势、术、法三家吗?时至今日,分出来的派别只怕更多了罢?不过陛下自觉可以控制局面,我也劝不住,倒不如索性让陛下看清熊康等人的真面目,也好将这些不合时宜的言论一网打尽!”
旁人听到宋谐这一席话,兴许还会一头雾水,身为当事人之一的周允,心里却再明白不过。
诸子百家影响深远,门生学徒自然也遍布天下,纵使经过秦始皇的打击,也不过是暂时蛰伏,稍有衰落,却未完全败亡,如今新朝建立,那些原先潜伏起来的各门弟子,便又希望借着当政者来宣扬自己的学说。
然后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刘远之所以会下招贤令,就是因为熊康对他说,为君者当兼听则明,广纳天下良言,以显君王之怀。
刘远深以为然,于是就下了那道后来引起天下震动,掀起无数风波的诏令,又辟争鸣殿,以作辩学之所。
但是熊康之所以会作出如此建言,主要原因还在于他有另一层鲜为人知的身份。
熊康是儒门弟子。
儒门自从秦始皇时代就受到严厉的打击,秦二世胡亥更加不可能为他们平反,自那时起,儒门弟子就无时无刻不想着光复门楣,名扬天下。
他们蛰伏了许久,终于碰上这个机会,当然不肯放过,借着在争鸣殿辩学的机会,儒门弟子摩拳擦掌,打算一展所长,让儒家彻底取代法家,成为治世之学。
一开始确实进行得很顺利,儒门弟子在这些年也学聪明了许多,他们并不一味排斥它派的学问,反而博采众长,去芜存菁,将儒学发展得更加完善,从这一点来说,熊康的打算是没错的,像重教化,轻刑罚一类的观点,确实令刘远颇为赞同,而且欣然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