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太武灭佛? (第2/3页)
红黑色的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纳税不用服兵役,他们不可能还俗的。”
“那按照卿的意思该怎么办?”
“灭佛。”
历史上就是崔浩主导的灭佛,并且多次劝谏拓跋焘疏远佛教信奉道教。
拓跋焘最终从信奉佛教转而信奉道教,而且发动了大规模灭佛,并且为了解决兵员,下令五十岁以下僧人还俗。
这一点刘义隆做的就很不错,不论佛教还是道教,刘义隆都不干涉其发展,但是却规定了框架,只要不违反,朝廷并不会干涉。
刘义隆本人虽然是后世的唯物主义者,但是依然对于佛教和道教十分重视,这是可以利用稳固统治的工具。
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刘义隆当然不希望道教被佛教压一头,所以刘义隆会扶持弱势的一方,让佛道平衡。
如今崔浩已经开始诱导拓跋焘信奉道教,并且利用局势打压佛教。
不过北魏时期北方的寺庙确实是有些过分,不仅吸收大量青壮,还兼并了大量土地。
寇谦之作为北朝时期道教的代表人物和领袖,于公元424年到北魏都城向刚刚即位不久的拓跋焘讲授自己的道义思想,并得到拓跋焘身边重要的大臣崔浩的支持。
面对佛教在北朝迅猛发展,进一步压缩中原本土宗教的发展,所以寇谦之和崔浩的联合,可以看做是儒家与道家等本土宗教对外来宗教佛教的反击。
但是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不论佛教还是道教,用好了依然可以成为很好的工具。
杀戮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这也是拓跋焘没有好好利用这个工具。
这也说明就算是拓跋焘依然有他不足的一面。
虽然崔浩提出灭佛,但是这个时候的拓跋焘犹豫了,毕竟现在还是信奉佛教的。
“容朕想想。”
崔浩我没有再劝,但是这颗种子已经种下,只要任其生根发芽就可以了。
拓跋焘经过思考,最终没有下定决心灭佛,只是下诏,规定寺院虽然依然不用缴纳赋税和服兵役,但是不允许私自收纳普通百姓为僧,不准侵占百姓土地。
但是这却引起了贵族的不满,他们纷纷上书劝拓跋焘不要这样,这样是对佛祖的不敬。
这让拓跋焘十分愤怒,但是他却没有表态,这让崔浩和寇谦之焦急。
他们急于打压佛教发展道教,而且寇谦之对于刘义隆十分不满,太认为刘义隆平衡佛道是不虔诚的做法。
但是他不知道,刘义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