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王应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政治上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兼爱”、“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为“巨(钜)子”。墨翟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两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韩非是荀子的大弟子,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家庭。《韩非子》一书是他总结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韩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学派的长处,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当时著名的兵书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名家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应该是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著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