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6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家的记者给起的,原文是“像闪电一样进攻的装甲部队”,所以准确来说,德军从二战开始到结束,使用的都是“装甲突击战术”,咱们老祖宗很久以前就概括过这种战术:速战速决。
这是所有国家都追求的完美战术,如果胜利的话,那就是战略层面上的无上荣光,因为长时间战争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哪怕是美国在二战中的狂飙突进,也是因为有了欧洲国家主要是英国支付的黄金和殖民地买单,啥进账都没有的情况下,你让美国政府疯狂暴兵试试,就算是制造业巅峰时期的美国也遭不住这种消耗,罗斯福新政也只是缓解了经济大危机的伤害,真正让美国腾飞的是二战。
从那之后,美国就染上了“不打仗会死”的毛病。
某种意义上,美帝和其他帝国主义一样,只要停止进攻,其霸权生命就结束了。
战争开始之后,发动国就开始支付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器装备的成本会逐渐变成军费支出的小头,占领区的维稳和控制成本才是大头。
让我们简单用军队做一个理论模型注意,是理论模型,不是实际情况,实际情况更复杂也更蛋,这里只是直观展示一下。
当德军向苏联发起进攻后,他们的出发点就五百万大军,看上去声势浩大,但前进到基辅之后,德军的前线部队就只剩下百万规模,到了莫斯科城下的时候,进攻部队就只剩下不到一个军,剩下的都被占领区吸收掉了。
领土这玩意儿不是越多越好的,尤其是当你无法绝对控制一块区域的时候,占领的土地面积越大,被吸收的兵力就越多,十万平方公里和百万平方公里的占领成本是完全不同的。
而一旦你无法对该区域形成有效控制,好,接下来就会出现破坏者,也就是游击队,遍地林登万了解一下,然后占领区的部队就必须疲于奔命地搞治安战,看看被治安战折磨的五劳七伤的美军,哪怕是二战搞出了工业化人口屠宰场的德军,都没办法彻底清理掉一片土地上的所有反抗力量,到了现代,开始要脸的大国就更不可能完全占领一个觉醒了民族意识的国家,哪怕这个国家只有千万级别的人口,也能变成一个大国持续不断地流血伤口。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伊尔斯在二战世界,以苏联领导人的身份执政时,都会想方设法拉高己方科技水平,然后在开战后高强度压榨敌人,并且提出对方绝对无法接受的投降条件的原因——用战争消耗他国人口,尤其是成年男性人口
如果不能消耗到安全值,那就在战争期间想方设法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