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夷陵之战 (第2/3页)
吴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184年黄巾起义以后,便相从征伐,“寝则同床,恩同兄弟”。小说上“桃园结义”之说,便是从这两句话演绎出来的。三四十年的战友、君臣,镇守出川门户的上将,一旦摧折,刘备的感情冲动是可想而知的。221年张飞又为部下所杀,持首级奔吴,旧仇加新恨,伐吴报仇便成为他的最后志愿,什么好话也听不进去了。
诸葛亮远在隆中对策时,便指出孙权“可与为援而不可图”。赤壁战前,他和鲁肃共同努力,定下了联合抗曹的大计。他是始终坚持刘、孙两家联合的方针的。但他也深知刘备的个性,对关羽、张飞的感情,和荆州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明知用言语是劝阻不了刘备的。夷陵败后,他叹气说:
使法孝直(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赵云是坚决反对伐吴的,他指出主要的敌人是曹操,不是孙权。如先灭魏,则吴自服。当前形势,决不应该放掉主要的敌人,先和孙吴交兵。广汉处士秦宓也说天时不利,朝臣很多人都反对,刘备一概不听。
蜀吴交兵后,孙权遣使求和。吴将诸葛瑾驻公安,写信劝刘备,要他留意于大,不要用心于小。指出关羽和汉朝的轻重,荆州和海内的大小,虽然都应仇疾,但要分清先后。论点和赵云是一致的,刘备当然不能接受。
交战双方,蜀军由刘备自己指挥,兵四万余人,大将吴斑、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军秭归。将军黄权自请为先锋,劝刘备为后镇,刘备不听,派他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夷陵败后,交通断绝,他不肯降吴,只好降魏。备军从巫峡、建平连营直到夷陵界,立数十屯,树栅连营七百多里,全军成一条直线,踞高临下,兵力分散。曹丕听说蜀军布置之后,笑道:刘备不懂兵法,岂有立营七百里而可以拒敌的!必败无疑。
吴军以陆逊为大都督,率诸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守。蜀军远来,利于速战,吴军诸将要迎击,陆逊坚决不许。他指出蜀军锐气方盛,而且乘高守险,不利进攻,如有不利,影响全局。不如坚闭固拒,伺机捕捉战机,以逸制劳,取得胜利。
两军对峙相持了七八个月,蜀军兵疲意沮,陆逊乘机发起攻击,先攻一营,得不到便宜。诸将正埋怨他枉然死了许多人,陆逊却说,我已经找到破敌的方法了,下令诸军每人拿一把茅草,乘风纵火,全线进攻,阵斩蜀大将张南、冯习,连破四十余营,蜀军溃败,刘备退守白帝城。
蜀军败后,吴诸将要求直取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