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好 (第3/18页)
东野圭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心中的第一——《星球大战》(收录于《战后新生代最爱的西方电影一百部》 一九九五年九月文春文刊出版)
我选的最佳影片是《星球大战》。
这样大声说出来让我有点儿不好意思,感觉就像孩子被问到最喜欢的食物时回答“咖喱饭”一样。
“这个嘛,《星球大战》是很有趣,但是你好歹是个作家吧,说个小众的片子怎么样,至少能显示你是电影迷呀。”
或许会有人这么说。其实,我也想举出一部让大家意想不到的电影,我也想被大家夸赞“哦,这个人蛮有格调的嘛”。
但是,我实在想不出,所以就没办法了。我选择十佳电影的标准是“无论看几遍都不腻”,而没有一部电影像《星球大战》一样让我每次看到都很欢乐。虽然我买了影碟随时都可欣赏,但前些日子,我又在卫星电视台WOWOWO上看了一遍。和初次在电影院看的时候一样,心怦怦直跳,激动不已。
其实,同为科幻片,我也想推荐《二〇〇一太空漫游》。这部电影意蕴更为深沉,表达更为理性,嗯,总而言之就是让人感觉很成熟。可遗憾的是,我并不想反复观看这部片子。类似的还有《飞向太空》。我承认这些电影都很棒,但是比起艺术性,我更注重娱乐性,这就是东野式电影选择法。
再回到《星球大战》。我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是在一九七八年,那时我上大二,记得当时是和弓箭部的朋友三个人一起去看的。主人公使出原力(超能力的一种,现在字幕翻成“force”)驱动炸弹一举命中死星核心。大家受到启发,在训练中准头不好的时候就说:“哎呀,原力不够啊。”不过,话说我当时连可以一起去看电影的女朋友都没有,混得真够惨的。嗯,算了,还是继续往下说吧。
首先是片子的观后感,简单来讲,就是“令人惊奇”。影片一开头就详细展现了帝国军战舰底部的每一个细节,视觉冲击力极为震撼。虽然有某种程度的心理准备,但是我做梦也没想到会看到如此惊心动魄的影像。
那时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没有电脑特技。正式使用电脑特技的是迪斯尼公司一九八二年的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星球大战》完全是运用很早之前的特摄技术拍成的,其宏大的背景效果让人叹为观止。帝国军基地内部和异星都市等各种场景非常逼真,虽然知道不可能搭建了与实物等大的布景,但怎么看也不像是模型放大的结果。
直到十几年后谜底才被揭开,原来那些背景全是画。专业术语叫什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