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统一的努力 (第3/4页)
吴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实,百姓竞劝乐业。”明帝时人追说屯田之利说:“建安中仓廪充实,百姓殷足。”屯田的成绩不但供应了前线的军食,还增加了生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节省了农民远道运输的劳力。百姓比以前富足了。
和屯田并举的是推广稻田。如郑浑在下蔡,课民耕桑,兼开稻田,又于阳平、沛二郡兴陂堨,开稻田,功成后亩岁增租八倍。刘馥在扬州,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刘靖在河北,修戾陵渠大堨,灌蓟南北,种稻田,边民蒙利。后来皇甫隆在敦煌,教农民用水灌溉,作耧犁,省了一半劳力,增加了一半收成。
生产工具的改进,如监冶谒者韩暨改马排为水排,省马排用马百匹,利益三倍于前,等等。
这些措施都是对人民有利的。
在这基础上,公元202年,曹操下令兴建学校,县满五百户,置校官,也正是在这基础上,他奖励文学艺术的创作,招集文士。他自己手不释书,白天讲武,晚上研读经传,登高必赋,制造新诗,被之弦管。建安文学的形成,他是有诱掖奖进的功劳的。
在政治上,他也采取抑豪强的方针,东汉两个最大的家族,袁杨两家,都是四世作公的。袁家兄弟破灭,杨家杨修有才,又是袁家外甥。孔融是孔子之后,也有重名,都借细故把他们杀了。相反,不是名门大族出身的广陵陈琳为袁绍作檄文痛骂曹操,连祖宗八代都臭骂一通。后来陈琳投降,曹操对他说:“你替袁本初骂人,骂我也就可以了,恶恶止其身,怎么连祖宗八代都骂起来呢?”陈琳谢罪,也就算了。还重用他,军国书檄,多出陈琳手笔。
用人只挑才干,不问门族品德,他有意识地反抗汉末说空话的风气,几次下令求贤,提到不管什么生活不检点的,即使偷窃、盗嫂的都可以用。如满宠出身郡督邮,张辽、仓慈、徐晃、庞真、张既都出身郡吏,都做到大官。汉末三公充位,政归台阁,秘书(中书)监、令掌管机密,最为亲重。刘放、孙资都不是名门大族,用为监、令,曹操极为信任。
曹操有意识地打击豪门,用人唯才,不管家世,用有才干的人管机密,做郡国守相,加强了统治机构的力量,也有效地贯彻了他的治国方针,发展了生产,巩固了统治。从政治制度上说,曹魏的秘书(中书)监、令,一直继续沿用到元朝。明清两朝也还受到影响。
曹操这个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是当时最伟大的军事家,第一流的政治家,第一流的诗人,此外,他还是艺术家,写一笔好草字,懂音乐,有很高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