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章 (第1/3页)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吞噬小说网www.ts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列列使臣跋山涉水地求仙问药,即使到了现在,也有人年纪轻轻就开始研究「养生」,似乎每个人,都希望能在这个世界待得更久一些。
「不老药」从来只是一个过时的幻想,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更为实际的是在每一次抢救中和死神赛跑,虽然个体的生命迟早会走到终点,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推迟走到终点的时间。
在我的行医路上,有三次,深刻地探索过「死亡」这个命题。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离死亡最远的一类人。
他们人生时间的沙漏才刚刚翻转,一切都是崭新而富有活力的。
如果要问医院里最有生命力的人是谁?一定是刚入院的孩子。
对,不是出院,是刚入院。
如果去儿科走一趟,会有非常矛盾的两种体感,刚刚入院的孩子经常因为伤痛大哭大叫,但有些刚恢复一点点,就会开始活蹦乱跳。他们是最害怕伤痛的,也是最富有希望的。
非重病入院的孩子甚至比刚出院的孩子还要闹腾,他们被心理的新鲜感和生理的痛感夹在中间,因而情绪变化非常快,并且没有办法预估。他们也是我刚开始在医院规培轮转时,最害怕的一类人。
我刚开始行医不久,碰到一个八岁的小朋友因为股骨骨折住院,孩子位移程度比较大,加上呼吸道感染,需要找监护人告知情况。
从前听过朋友打趣「七八岁的孩子狗都嫌」,说实话心里有点慌,很怕遇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小捣蛋鬼,或者身边围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堆拥挤的「护卫」。
不得不承认,如果和不讲理的小孩家属打交道,会比处理病情本身更加让我觉得消耗。
当我走近6号床,只有一个发呆的小男孩,愣愣地盯着天花板。十几秒后,一个提着保温杯的老人家颤颤巍巍地走了进来。
经验老练的护士小声告诉我:「至今还没见过孩子的父母出现,只有这位老人一个人守着。」
「糟!该不会又是一个留守儿童吧。」这就会比较麻烦,老人家文化程度有限,存在沟通障碍,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告知书上的内容,后续各种手续还需要托人帮忙。
不得已,我们只能催老奶奶赶紧把孩子的父母叫来,听了几轮才听明白,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出国了,没法儿这么快赶回来。
老奶奶感觉麻烦了我们,在沟通间隙不断地向我们道歉。
这个孩子非常懂事,比一般小朋友更加配合治疗,但是病痛没有「绕开」他